第675章凤阳花鼓(2 / 2)

她挠了挠头,甜甜一笑。

“这些贵人,出手可真阔绰!”

朱小宝追上朱元璋,赶忙撑开油纸伞,气喘吁吁道。

“老爷子走这么急作甚?下着雨呢,仔细着凉!”

朱元璋咧嘴笑道。

“不妨事,雨淋着痛快!”

朱小宝心里清楚,老爷子的“痛快”哪里是因为雨,他竖起大拇指。

“爷爷,您真是英雄!”

朱元璋笑意更浓。

“这女娃没骗咱,凤阳能有今日,离不开各地官吏的帮衬,咱心里透亮。”

朱小宝摇头道。

“可不是嘛!要不是您政策定得好,凤阳能从穷沟沟变成鱼米之乡?”

朱元璋并未谦虚,负手正色道。

“治理国家就得对得起老百姓!”

“咱不怕被人骂,但不能做亏心事,只要老百姓说咱好,政策就错不了!”

朱小宝道。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朱元璋眼眸一亮。

“这话在理!”

他赞许地看了眼朱小宝。

“咱不图他们现在夸咱,只盼着以后他们能记得咱的好。”

“你小子,往后也要记得造福百姓呐!”

朱小宝笃定点头。

“爷爷放心,孙儿定不负您所望!”

朱元璋颔首示意。

前方不远处便是汤和府邸,府外停着几匹高头大马和软轿,想来是凤阳官场的官吏前来探望。

朱小宝搀扶着老爷子走进府中。

汤和的长子汤鼎、次子汤輒、少子汤醴,分别从东南、西北、京城等地赶回,此刻正在屋内侍奉父亲。

府外围了不少身着官袍的官吏,屋内不时有人进出,个个摇头叹息,面露哀戚。

长子汤鼎往来迎送宾客,礼仪周全。

待送走一批官吏,汤鼎忽然发现人群外的朱元璋和朱小宝,顿时大惊,想开口招呼却被老爷子眼神制止。

汤鼎心领神会,缓步上前,恭谨道。

“您老来了!我爹病得厉害,实在没法起身迎接,您多担待。”

说着,他看了眼朱小宝,微微颔首。

汤鼎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年轻人准是皇长孙!

想当年自己剿匪吃了败仗,要不是人家替自己说话,自己早蹲大牢了!

这会儿见着面,他眼里心里满是感激。

“进去说吧。”

朱元璋道。

汤鼎连声说着“您老这边请”,一路小步快走在前头。

房门紧闭,外头的官吏面面相觑,不知这神秘来客是何方大人物,竟能单独拜见老国公。

进屋后,朱小宝才看见,宽敞的屋内站满了人。

汤和的几位姬妾,三个儿子,六名儿媳,还有三个孙子,八个孙女,皆恭恭敬敬地立在病床前。

汤和这辈子,无论是功业还是家庭,都堪称圆满。

此时,汤和浑浊的双眼忽然泛起光亮,精神也似乎好了些许。

他忙不迭在两个孙子的搀扶下,挣扎着起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