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如何能不欣喜?
他忽然正色问道。
“方才说洪武枪仍是试验品?性能是否稳定?有何利弊?”
朱小宝暗自摇头。
这“洪武枪”三字,老爷子喊得倒是顺口。
官吏急忙回禀。
“回皇爷的话,现在这枪有仨问题。”
“一是枪管得用纯钢,忒费银子;二是射程跟老火铳差不多;三是填子弹也花钱……”
“优势则如江监正所示,射击快、填弹速、威力强,目前仍需持续改良,以防炸膛、哑弹等隐患。”
朱元璋颔首道。
“说得在理,咱没白养你们!”
随即,他脸色一沉,又道。
“不过,你们也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这枪以后是要给将士们用的,要是再像老火铳那样炸膛,咱饶不了你们!”
此时朱小宝提议。
“这短枪给步兵用着不顺手吧?要不加长点枪管,让他们能双手端枪,打起来更稳当?”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纷纷称是。
“长孙殿下所言极是!”
朱元璋略作思忖,亦点头赞同。
“双手持枪确能提升精准度,此议妥当。”
他转而严令官吏。
“务必尽心改良,此事绝对保密!敢有泄露者,严惩不贷!”
官吏们慌忙叩首应命。
朱小宝沉默片刻,抱拳向朱元璋恳请。
“爷爷您看,工匠们没日没夜地干,多辛苦啊!要不咱给他们涨点俸禄?也算表表咱的心意。”
朱元璋愣神后,大笑着扫了眼众人。
“听见了吗?咱大孙心疼你们辛苦,要给你们涨工钱呢!”
他当即下令。
“江为,明日知会吏、户两部,火器监工匠俸禄一律翻倍!”
全场官吏工匠激动高呼。
“圣上圣明!”
朱元璋摆手笑道。
“别谢我,是你们长孙殿下替你们争的。”
众人又向朱小宝深深施礼。
“谢皇长孙殿下!”
朱小宝肃然道。
“都快起来!”
“你们为国家拼命,虽然老百姓们不知道,可咱老朱家心里跟明镜似的!”
“来日我定当请命,将诸位功绩载入史册,绝不让忠臣良匠埋没青史!”
官吏们闻言眼眶发烫。
他们原以为自己的付出无人在意,此刻却觉一切艰辛皆值得!
火器改良非朝夕之功。
从设想到实物,其间历经多少次失败?
朱小宝不知,朱元璋亦不知,唯有工匠们清楚其中的辛酸挣扎。
若只为金钱名利,断难支撑这般狂热。
支撑他们的,是拳拳报国之心!
他们,当受礼遇。
古今皆然。
洪武枪的诞生打破了时代平衡,亦让朱小宝底气更足。
但他深知,技术尚未成熟,改良之路漫长。
除了火枪,虎蹲炮的革新同样迫在眉睫。
火器监上下,仍任重道远。
当朱小宝搀扶朱元璋离开火器监时,爷孙俩心思各异。
朱元璋面露惭色,低声道。
“大孙,你方才想到了咱忽略的细节,咱从他们眼中,看到了对你发自内心的信服。”
朱小宝有点忐忑地问道。
“爷爷,我刚才会不会越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