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被噎得满脸怒色,强压着火气问道。
“你当真背完了?”
齐泰冷哼一声。
“既这般,你且背来听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朱栋摇头晃脑,奶声奶气地背了起来。
朱元璋双眼微瞪,难以置信地看着年仅五岁的朱栋。
方孝孺和刘三吾的神色也变得无比庄重。
齐泰则如遭雷击,心中顿时慌乱不已。
朱允炆面色更是复杂,脸涨得通红。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朱栋背完最后一句,睁开眼说道。
“背完啦!”
“姐夫,我背完了哦!”
朱小宝简直无语,恨不得将这臭小子一脚给踢开。
好不容易才想出法子逃离国子监,全被你给搅和了!
周围一片寂静,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郢王朱栋,惊讶得几乎合不拢嘴。
方孝孺激动得胡须乱颤。
“陛下,这……”
朱元璋闭了闭眼,转而看向沈王与唐王。
“你俩会背吗?”
两位小皇子点了点头,随即安静的学堂内,便再次响起了朗朗的背书声。
等他俩一字不落的背完后,朱元璋试探着问道。
“‘在明明德',作何解释?”
唐王朱桱赶紧抢答道:
“父皇,这个我知道!”
“前面那个‘明’字是动词,有‘彰显、弘扬’之意,大学的道理,便在于让人明白德行礼仪与是非善恶……”
朱桱解释完毕,众人再次惊叹不已。
朱元璋看向齐泰,问:“这是你教的?”
齐泰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回陛下,老臣未曾教过这些。”
郢王朱栋见朱元璋面色缓和,连忙站出来表现。
“父皇,《大学》的核心观点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接着说道。
“姐夫说,治国与治家的道理相通,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君子当自强不息,先治家,后为国。”
沈王朱模也争着说道。
“姐夫还说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除了递进关系外,也能兼顾。”
“修身之时可齐家,齐家之时亦可治国,当一切皆做好,自然便能兼顾平天下!”
此言一出,就连吴沉、胡瀚、苏伯衡等一众夫子都震惊得愣在当场。
自古以来,世人皆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是递进关系,如今却有人提出它们可并列平行,且逻辑通顺,仿若在实践中亦能得到验证。
几位夫子瞪大双眼,艰难地咽了咽口水,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朱小宝,忽然间觉得自己好似被“骗”了……
一个所谓“学问不精”之人,竟能提出如此独到的见解?!
朱小宝狠狠瞪了几眼那几个爱卖弄的小皇子,随后面露愧疚,小心翼翼地看向几位怔在原地的夫子。
齐泰和朱允汶呆立当场,嘴巴微张。
齐泰只觉心口好似被重锤狠狠击打,欲言又止,脸上一阵发烫。
朱允炆亦是如此,刚才还一副说教的样子,此刻回想起来,只觉尴尬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