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人,就像是一个个的“盗火者”,目的是为祖国取回“火种”。
至于他们彼此间的关系如何,都不重要。
李骁只是跟他们说:“抓紧时间,能学多少就学多少。”
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想必在他们来之前,已经经过了培训。
最后,就只看这些人,能否经受得住考验。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李骁这样,见过了“世面”对现在的美丽国觉得也不过如此。
这里的繁华发达,对其他留学生还是很有冲击力的。
接待完新生,剩下的三个月,李骁已经完全停止了所有的社交。
将每一天都榨取到极致。
他的笔记越来越厚,字迹密密麻麻,不光记录只是,还加上许多旁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骁要带走的行李也越来越多。
在大使馆的同志过来给他们发放生活费并且做思想工作时,李骁曾问过这些笔记是否能全部带走。
望着李骁房间里那五个全部是笔记资料的大箱子,工作人员看向李骁的目光只有满满的崇敬。
归国倒计时,开始班里各项离校手续,打包最后行李,购买礼物,拍照片。
在李骁忙碌并兴奋的准备回国前,汉森教授最后一次找了他,问他是不是真的没有更改主意的想法。
李骁对汉森教授很是尊敬,虽各自为营,但汉森教授并未因此就藏着掖着,对李骁不管不顾。
他依旧是把李骁当做他看重的学生,悉心教导,更喜欢跟李骁在课上讨论,在实验室一起翻看各种数据。
而且,受这边风气影响,学生跟教授之间,不像国内那样一本正经要时刻保持礼节。
汉森教授也好,其他教授也好,都习惯跟学生们互相开玩笑。
彼此之间,更像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李骁再一次拒绝了汉森教授的挽留,无论是责任,归属,还是爱,他的根都在自己的祖国。
最后一天,跟同学和教授道别后,李骁竟然收到了不少的礼物。
其中有钢笔,有书,有明信片,还有一些摆件之类的东西。
李骁全都收下了,尴尬的是他没什么可以送给同学跟教授的。
好在这些人也不计较,平日里相处还可以的,尤其是一起跟李骁做过实验的几个同学送他出了学校。
出门后的李骁,没有直接返回公寓,又用自己存下来的钱,给家里人挑了一些便宜的礼物。
没办法,他的钱太少。
一切准备好,在公寓的最后一天,李骁跟杰克还有冯占鳌和王光荣一起吃了一顿饭。
杰克也送给他一个礼物,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一张黑胶唱片。
李骁连唱片机都没有,但还是收下了,仔细的夹在资料里,以免压折。
第二天一早,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就来接李骁了。
整整五大箱的笔记,以及一个单独的背包,里面装满了各种小礼物。
李骁坐上车后回头望去,住了两年的公寓门前,两个新来的同胞还有杰克,都在目送他离开。
等到汽车开远,李骁靠在后座望着窗外不断倒退的景色。
没到日子的时候,天天盼着回国,马上要离开了,他却也有点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