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一处僻静的捐物登记厢房,嬷嬷进去取功德簿。余媛独自站在廊下,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墙角、窗棂、地砖的缝隙。</p>
忽然,她的目光定在了厢房外廊柱与墙壁相接的阴影处。那里,积着一点未被雨水完全冲走的泥垢,泥垢中,似乎有一个极浅的、几乎被磨平的半月形凹痕印记!</p>
与她库房地上、还有那“账册残页”上伪造的脚印痕迹,如出一辙!</p>
心脏猛地一缩!不是伪造!这印记真的存在!而且出现在慈安堂!</p>
她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仿佛什么都没发现。嬷嬷捧着功德簿出来,她如常地签了名,捐了一笔不小的香油钱,语气温和地询问着慈安堂的日常用度,可有难处。</p>
嬷嬷一一回答,言辞恳切,满是感激。</p>
余媛微笑着,又提出想去看看药材库房。</p>
<i>余媛</i>“家中也有些药材生意,或许日后能长期供给些便宜的药材过来,也是功德一件。”</p>
嬷嬷不疑有他,引着她往更深处走去。</p>
药库宽敞,整理得干干净净,各类药材分门别类,气味混杂却并不难闻。余媛的目光掠过那些药柜,忽然在一个角落停下,指着那几个明显更陈旧、甚至带有南洋风格雕刻纹样的老式药柜,问道。</p>
<i>余媛</i>“这些柜子看着有些年头了,可是慈安堂成立时的旧物?”</p>
嬷嬷笑道。</p>
“小姐好眼力。这些是当年一位南洋客商捐赠的,慈安堂刚开时,着实帮了大忙,虽旧了些,却还结实耐用。”</p>
南洋客商……母亲账册里频繁出现的“南疆贡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