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的拍摄进程已过半。姜柠这次参与的并非音乐合作,而是一部国际合拍文艺片的配角试水。角色戏份不重,却极具张力,是一个在极寒之地守候极光的孤独天文工作者,内心有着巨大的创伤和沉默。这与她以往唱跳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形象,乃至之前音综上的惊艳表现都截然不同。</p>
</p>
她几乎切断了大部分与外界的联系,将自己彻底浸入角色和北欧凛冽、孤独的氛围里。手机长期静音,只有剧本、人物小传和漫无边际的雪原陪伴她。这种近乎苦行僧般的生活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和平静,却也格外的孤独。她需要这种剥离,来忘记“姜柠”,成为角色,也来审视自己内心真正的回响。</p>
</p>
那七个人的消息,依旧会时不时地闪烁在屏幕上,但她很少立刻回复,往往是在深夜结束拍摄后,才统一浏览。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试图穿透遥远的距离和她的沉默。</p>
</p>
马嘉祺的消息总是最沉静妥帖。他会分享一些关于表演方法的读书笔记,或是某位著名演员处理内心戏的片段分析,附言</p>
<span>马嘉祺</span>无意打扰,恰巧看到</p>
<span>马嘉祺</span>我觉得可能对你有启发</p>
<span>马嘉祺</span>你那边还好吗</p>
他的关心是同行间的探讨与支持,不着痕迹,却总能切中她当下所需,让她感到被深刻理解。</p>
丁程鑫则更像一位沉稳的守护者。他的信息不多,但每次都会确认她的安全和健康</p>
<span>丁程鑫</span>雪地走路要注意安全</p>
偶尔会发来一两张团队训练后累瘫的“丑照”或是聚餐的照片,附言</p>
<span>丁程鑫</span>我们这边无恙,勿念。专注你自己。</p>
张真源发来了一段他自己弹奏的、极富北欧空灵感的钢琴曲小样。</p>
<span>张真源</span>看你去的地方,试着写了段旋律,感觉很适合你现在的角色状态。听听看,无需回复。</p>
他的方式是用音乐沟通,纯粹而美好,是跨越距离的知音之感。</p>
宋亚轩试图用他特有的方式驱散她的孤独。他会发来各种搞怪的自拍,模仿极地动物(虽然模仿得像一只傻乎乎的企鹅),或是分享一些“北欧冷笑话”合集。</p>
<span>宋亚轩</span>柠柠,极光会不会像巨大的荧光棒?你可以跟着节奏挥舞!</p>
他的天真和热情是照进她寒冷片场的一缕阳光。</p>
贺峻霖的“前线报道”变得更加犀利且信息量巨大。</p>
<span>贺峻霖</span>耀文报了个表演班,据说是想‘提升内涵’(原话)。</p>
<span>贺峻霖</span>翔哥最近泡在健身房的时间同比增加百分之三十,动机不明。</p>
<span>贺峻霖</span>马哥书房灯常亮至深夜,研究书目疑似《斯堪的纳维亚电影美学》。报告完毕</p>
他像个尽职尽责(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情报官,让她虽在远方,却对某些动态了如指掌。</p>
刘耀文的思念最是直白滚烫。消息刷屏程度有增无减,从</p>
<span>刘耀文</span>柠柠姐我今天吃了你最爱的那家小笼包!</p>
到</p>
<span>刘耀文</span>训练好累呜呜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