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撇清关系(2 / 2)

寒门国舅 天子 5286 字 8天前

难怪陛下不想跟朝中大臣商议,原来早就算准了王世昌会来这一招,心里有所提防……似乎是陛下跟那位小国舅私下商议后得出的结论?

且还认定王世昌此番北上不会取得成绩?

……

……

当覃昌见到张峦时,距离他出宫已近两个时辰。

覃昌与张峦在一处东华门外一处宅院相见,这里是皇室私产,乃皇帝免费提供给朝中大臣居住的宅邸,致仕后就会归还。

之前有官员回乡,这宅邸就空了下来。

宫里有专门的职司太监照料,所以这里的一切随时都可以使用,覃昌便做主在堂屋摆了一桌,大概意思是通过宴请的方式,让张峦感受到自己对他的尊敬和推崇,借机巴结。

由不得覃昌不这么做。

因为覃昌现在深切地感受到,皇帝不但在朝政上依赖张家父子,就连军队事务似乎也以张家父子的意见为先……

照这形势发展下去,张家父子迟早会成为朝中独一档的势力。

先不论朝中大臣跟张家父子的关系如何,至少他们内臣,得仰张家父子的鼻息求存。

如果再让张延龄配合王越把草原给平定,甚至让张延龄独领功劳……

那时朝中的局势,覃昌简直都不敢想象。

“覃公公如此客气作甚?我都不好意思了。”

张峦大老远而来,本来心情很烦躁,但见覃昌又是设宴又是屏退下人,心中一突,脸色也陡然变得严肃起来,以为覃昌要跟他商议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覃昌道:“张先生,乃陛下委派咱家而来。”

“有事到府上说多好?为啥要在这里呢?”

张峦环视一圈,问道。

“这不是贵府见不到您人么?谁去拜访,能得一见呢?”

覃昌笑着问了一句。

张峦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避事不出,导致连皇帝想见他一面都难,就更别说是其他人了。

这引得覃昌这个内相稍微有些不满,所以在此设宴点醒他。

张峦连忙谦虚地道:“覃公公可以派李公公登门,我听到消息自然就会赶回去,哪里敢劳动您的大驾?”

“有些事,还是咱家亲自来为好……咱们在先皇时就熟悉,算是老相识了,更好说话些。”覃昌笑着请张峦坐下,随后给张峦斟上茶。

张峦没有再回绝,正好急着赶路他有些口渴,伸出出拿起茶杯,大咧咧喝了一口,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覃昌的礼数。

……

……

等二人坐定。

覃昌把当下西北发生的事如实说了出来。

这可把张峦吓了一大跳。

“啥?王世昌真敢带兵北渡黄河?果然之前进驻河套就是个幌子,目标还是鞑靼人……哼,之前我就觉得王世昌没安好心。”

张峦道,“对于他擅自出兵之事,之前我就上奏陛下,参劾过他了,现在看来,力度还不够啊!”

覃昌笑道:“你们父子还真是齐心协力。”

张峦皱眉问道:“啥意思?”

“是这样,令郎……也就是小国舅,人在大同,也上了一道参劾王世昌的奏疏。”覃昌道,“乃是指责其擅自出兵,有不尊号令之嫌。”

“咦?”

张峦惊诧地自言自语:“王世昌不是最喜欢听吾儿的意见么?原来他们闹掰了?呵呵!吾儿也有看走眼的时候,真是稀奇。”

覃昌问道:“听您话里的意思,那位王侍郎脱离了原本的作战方略,想自行完成对草原的战争?这……会不会对之后计划有影响?”

他故意不把皇帝的交待说出来。

就是想试探一下张峦对这件事到底知晓多少,同时想从张峦嘴里,套出皇帝和张延龄早就商量好却不告诉他的绝对机密。

“什么计划?”

张峦先开口问询。

“就是……平定草原的作战计划啊……难道先生未跟陛下商议清楚吗?”

覃昌好奇地问道。

张峦眉头紧锁,摇头道:“之前倒是与李公公提过,陛下有意要完成太祖、太宗荡平草原,迫使北疆蛮族臣服的伟业,本来制定的是来年开春时节出兵,现在王越突然闹这么一出,我也不知是怎么回事!”

“您……竟不知情?”

覃昌疑惑地道,“会不会……前线突然失控了呢?”

张峦不以为然地道:“王世昌可是大能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用兵还没失败过,朝中真正能控制他的有几人?

“之前训练新军时,他倒是时常问询吾儿的意见,不过那时候他尚未到西北领兵。现在他羽翼丰满,怕是指望不上了。”

覃昌急忙道:“要是被朝臣知晓,王越未经任何人同意就擅自出兵的话……”

张峦颇感意外,连忙问道:“朝中人尚且还不知吗?”

“暂且不知。”

覃昌如实回答。

“其实我倒是能理解王世昌……”

张峦感慨道,“如同当年威宁海一战,他不也是自行筹谋便果断出兵,取得滔天之功?不过战场情况瞬息万变,西北前线军将有其自己的理解,无可厚非!既然朝廷委任其为总制官督军,自然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覃昌道:“您不觉得他操之过急?”

张峦摇头道:“王世昌就这么个性格。如今他年华老去,为了完成昔日未竟之功业,岂会在意别人的想法?不过……胜了一切好说,若败了恐怕有得他好受!若损兵折将,失去成千上万将士的性命……杀敌的数量又不够……自会有人与他计较!”

“不知您有何意见?”

覃昌赶紧问询。

张峦起身道:“覃公公,请恕在下无法在这里饮宴……一则不能喝酒,二来没那心情……我得回去再写一道参劾王世昌的奏疏,与他划清界限!以后他西北取胜与否,或是否建功立业,与我无多大关联。”

“咦?不是您举荐王越的么?怎么突然要撇清关系了?”

覃昌起身问询。

张峦笑着道:“覃公公,我从来没举荐过哪位大臣……除了徐阁老,我可能跟陛下提了一嘴!除此之外还有谁呢?暂时想不起来了,总归是……王世昌出任兵部侍郎以及三边总制,皆非出于我手。

“故此,王世昌的功过是非,我不想掺和!让那些言官参劾他的时候,不要往我身上联系就好。”

覃昌道:“王越出征草原,建立功勋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好歹他也曾百战百胜,草原上的部族畏他如虎,未战先怯,说不一定真有可能横扫大漠,登临瀚海。”

“是吗?”

张峦脚下已在往门口走,闻言摆摆手,笑着道,“那我预祝他旗开得胜!如果真凭他一人之力就能平定草原,还有我父子什么事?正好我家延龄不用上前线,我也可以高枕无忧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