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你不算地头蛇(2 / 2)

寒门国舅 天子 4920 字 8天前

朱永道,“在下本就是这么想的。”

张延龄看着慷慨激昂的朱永,心想,你以我父子马首是瞻,这话传出去,没有歧义也会出问题。

别人指不定如何攻击我父子二人呢。

张延龄再道:“如果公爷有心在军事上有建树,可以上疏跟陛下毛遂自荐,何以要找到我呢?”

“您不就在大同吗?”

朱永道,“您看,最近山西之地,因为您的到来,已有些风声鹤唳。您在应天府所做之事,把很多人都给吓着了。在下不才,希望能协助国舅您做事!这山西的矿,您想开多少,就能开多少。”

张延龄好奇地问道:“公爷是山西人?”

“不,祖籍河南。”朱永道。

“那你一个河南人,如何能确保山西人听从您的指挥呢?就算您用武力让他们屈服,可将来您受调旁处,又如何保证,这里的兵马会继续听您的?”张延龄道,“如今您在此处能调集的官兵,多半都是本地人吧?”

“基本都是。”

朱永颔首道。

张延龄道:“他们应该更推崇维护本地官绅的利益,毕竟这里是他们世代生活的地方,会有利益牵扯……我说的对吗?”

“这个……”

朱永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本来他想向张延龄打包票,我帮你开矿,你帮我运筹调任延绥,让我参与平定鞑靼的战争,我们各取所需。

但张延龄说的这几句话,让他敏锐地意识到,他朱永不过是个流官,根本没法调动地方将士协助开矿,更因为麾下官将以山西人居多,要是严重伤害乡党的利益,可能会导致军中哗变。

张延龄道:“开矿这件事,在下希望能与山西之地的官绅合作,所谓有利益大家一起拿,不必非要闹到鱼死网破的地步。

“我这里还有一些生意,希望能在地方上找到可以合作之人。”

“您不会是想……”

朱永很好奇,但话刚开个头,他便住口了。

张延龄笑道:“看来保国公消息灵通,连我有针对地方官商之举,都能提前知悉。这么说吧,配合一起做买卖的,那大家有银子一起赚,谁都有肉吃!但如果谁想捣乱,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当然,这话并不是对公爷您说的。”

“是是是,在下又不做山西的生意。”

朱永显得很尴尬。

张延龄道:“不过,的确是有些事,希望能得到公爷相助。陛下如今正在选拔能随军出征塞外的将领,保国公自然也在其列!

“公爷,多加争取吧。希望能在接下来平定草原的战事中,我们通力协作,一战而竟全功!”

……

……

正当张延龄在大同忙得不可开交时,升任三边总制且到位不到两个月的王越已经开始有了动作。

虽然新军并没有派过去,但这并不影响王越调兵遣将,毕竟延绥这里的将领和士兵,许多都是他早年培养出来的班底,彼此知根知底,甚至可以做到如臂指使,再加上朝廷补足了历年欠下的军饷,三边将士士气正旺,所以他很有信心。

王越也知道,公然带兵去跟鞑靼人作战,皇帝那边肯定不允许,或许一道旨意下来,他到手的官职就丢了,又得回老家去养鸡种田。

所以他下的第一步棋,就是派兵进驻河套之地,修筑堡垒。

消息传到京师,朝野哗然。

河套本就是大明属地,大明军队进驻河套地区,本身不算稀奇。

可惜这件事却存在违规之处。

成化二十年时,时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的李晟曾上奏皇帝,请求在威宁海、河套两处派兵驻守、耕作放牧,请置城移民。

但成化帝当时认为李晟是在翻旧账,被贬谪的汪直和王越等人说情,直接将李晟降为通判,并下锦衣卫诏狱,严令不得再提及此事。

自那之后,驻兵河套就被认为是朝廷的禁忌……

眼下王越刚升任三边总制,就直接带兵进驻河套地区,倒像是反过来为李晟翻案,等于说直接推翻了成化帝当初的决定,有对先帝表达不满的意思。

再加上朝中人都不支持王越主动去招惹鞑靼人,引发战事,以至于事情传到京师后,闹得沸沸扬扬。

朝堂上,这件事屡被提及,不少言官上疏参劾王越违背先帝意愿,有对外扩张之心,同时其举动会严重激化跟鞑靼人矛盾,穷兵黩武……

一系列指控都扣到了王越头上。

其实朱祐樘知道,这群人针对的并不是王越。

他们的最终目标乃张家父子,甚至有针对他这个皇帝的意思……

毕竟安排王越去西北出任三边总制并备战,更多是皇帝跟张家父子商议的结果,并没有获得朝中多数大臣的支持。

朝会上没有商讨出什么结果,皇帝并不打算降旨叫停王越。

但朱祐樘仍旧觉得王越行事太过冲动,有欠考虑,明明固守关隘整饬兵马积极备战就行了,非得一上来就整个大的。

眼下张延龄不在京城,皇帝有事首先想到的便是去跟自己的岳父商议……便派了李荣前去张府,询问张峦的意见。

李荣到了张府后,那叫一个好等。

毕竟张峦得从城外赶回来,加上传递消息,一直让李荣等了近一个时辰,茶水换了三道才总算见到人。

“张先生。”

当李荣看到张峦现身时,甚至都有点儿想哭的冲动。

“哎呀呀!”

张峦赶紧上前,惊讶地问道:“李公公还在呢?”

李荣心说,我怎么可能不在?

难道没问到你的话就直接回宫?试问皇帝那边怎么交代?莫非还能等着你主动去找我商议事情?

张峦或许意识到自己这么说不合适,连忙解释:“我是想说,你派人来通知一声就好,最近我并没有留在城里养病,而是在外散心。下次通知一声,把事告知,我自会派人把我的意思相告。”

“张先生,乃陛下亲口委派咱家来征询您的意见,非得当面详谈不可。”

李荣道,“且此等事,怠慢不得。”

张峦看了看窗外的天色,道:“马上到中午了,要不一起用膳?”

李荣显得很无语。

心里在想,我说话你到底听到没?

还是说压根儿就听不懂?

我都说了皇帝交待的事情不能懈怠,你为何还要呈现出如此消极的一面?我差你家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