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皇上这么重视安陵容腹中的孽胎,她就更加不能让安陵容生下来,否则有了疼爱的幼子,她的谋划就更加难以达成。</p>
弘时蠢笨软弱又孝顺,却也最好拿捏,只要能扶持弘时上位,日后她就能成为手握大权的太后。况且,只要齐妃没了,她就是唯一的太后,所以最好是撺掇齐妃去谋害安陵容的孩子,这样还能顺便除了齐妃,让弘时只有他这个嫡额娘可依靠。</p>
是以,皇后一面暗中派人传信回宫给太后寻求对策,一面不动声色地暗中安排人去挑拨其他妃嫔对付安陵容,尤其是齐妃这个没脑子的,她自信一挑拨一个准。</p>
齐妃先是听得皇上不仅晋封安陵容的位份,还让其与敬嫔与协理六宫,却不曾考虑身为皇长子生母的自己,心中自是愤懑难平。</p>
可她终究不敢质疑圣意,只敢在心里暗暗咒骂几句就罢了。</p>
可当她得知皇上不仅封了弘时为贝勒,还赐下婚事的旨意后,先前的不满瞬间烟消云散,满心想着儿子得了爵位,即将要大婚之事。</p>
然而,待得知弘时大婚后便要即刻出宫开府,且日后不得再随意出入后宫时,她的心又一下子沉了下去,难过与失落之情溢于言表。</p>
不过,等听得翠果提及弘时大婚后便可入朝当差一事后,她的愁绪又瞬间化作欣悦。</p>
能入朝意味着什么,即使她再傻也是知道的,哪还得空去想什么协理六宫一事。</p>
更是一心盼着的弘时能早日大婚,才好早些入朝当差。再有,弘时大婚后便能早些有嫡长孙,皇上也会更加重视弘时。</p>
这样一想,齐妃仿佛看见太后之位正在向她遥遥招手一般,心中顿时再容不下其他琐事。就连皇后安插在她身边的人暗中挑拨怂恿她去对付安陵容和她腹中孩子的事,也都过耳就忘。她满心全系在弘时大婚一事上,只一门盯着内务府,督促他们尽快将大婚所需的一切都筹备妥当。</p>
另一边,华妃在得知自己重获协理六宫之权时,眉梢扬起,眼中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得意。</p>
只是,在知道敬嫔与安陵容将要同她一起协理六宫时,她得意的笑容犹如冬日薄霜般渐渐冻结。</p>
尤其是在听到皇帝晋封了安陵容为柔嫔后,一股怒火在心头腾地燃了起来。</p>
她咬牙切齿,咒骂了几句“狐媚子”,可最终还是不得不强行按捺住翻涌的不满情绪。</p>
毕竟,她之前被皇上冷落了许久,这才刚刚复宠、重掌宫权,此刻若冒然挑事,恐惹皇上不悦。</p>
她受够了被皇上冷落的日子,所以心里再不爽快,也只能按捺下来。</p>
得知皇上为三阿哥赐婚一事,她也只是冷笑几声,轻嘲几句后便也懒得多过问。三阿哥又不是她的儿子,他要娶谁,她才不关心呢!</p>
宫里真心为安陵容高兴的也唯有沈眉庄,在听到流言时,她便满是担忧。</p>
尤其是得知安陵容召了太医,更是心急如焚,匆忙赶去探望,亲眼见到安陵容安然无恙后,方才松了一口气。</p>
如今得知安陵容因祸得福,她自是由衷的欢喜。</p>
敬嫔的反应则复杂许多,既有几分惊喜,又带着隐隐的忧虑。</p>
接到旨意后,她从苏培盛口中隐约得知,皇上因流言之事责备皇后对六宫管理不善,并晋了安陵容的位份以示安慰,她心中豁然明了几分,这突如其来的宫权只怕是因安陵容的缘故。</p>
当初皇上曾有意让她制衡华妃,只是她不愿与华妃正面对上,选择了退缩;自那之后,皇上对她便也淡了不少,虽不会故意冷落她,却也没有了宠爱,大抵是认为她不堪大用吧。</p>
如今,因着一个柔嫔,皇上再度将她推了出来,只怕除了想让她与柔嫔联手制约华妃以外,还是想着安陵容能有个帮手吧!</p>
看来皇上真的很重视安陵容,以及安陵容腹中的孩子。</p>
若这个孩子是个皇子,日后只怕是……</p>
隐约猜出皇上的意思后,让她一时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p>
可事已至此,敬嫔也只能顺其自然。</p>
虽说她被皇上又推了出来且不容拒绝,但她倒也没有因此而怨怪安陵容,反而倒是有隐隐两分感激。</p>
毕竟她如今年岁渐长,早已对自己能生个孩子早已不抱奢望,但若能得个孩子养在膝下,哪怕是个公主,也能让她倍感欣喜。</p>
可在宫里想要养个孩子在膝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若是还想让她和孩子的日子都能过得好些,要么有宠要么有权。她没有宠爱,这宫权能握在手里对她而言自然是件好事。</p>
她不禁暗自思忖:若是顺着皇上的意思暗中助柔嫔一臂之力,是否能让自己得偿所愿,有个孩子承欢膝下,让这深宫的日子不在孤冷寂寞。</p>
要是真能得偿所愿,她必定好好疼爱孩子。</p>
甄嬛从浣碧嘴里听得此事后,愣了许久。</p>
这边,她才被降了位份、禁足罚抄宫规;那边,安陵容不仅晋了位份,还得了协理六宫的宫权,这样的对比实在刺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