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皇帝欲让嬛背锅(2 / 2)

见皇帝如此看重自己,甄嬛心中既甜蜜又欢喜。但与此同时,她也知晓,若皇帝为着她的事这般大动干戈,日后自己在宫中的处境恐怕会艰难起来。</p>

于是,甄嬛泪眼婆娑地向皇帝,求情道:“臣妾向来体弱,素来与世无争,不想无意间得罪了旁人,又牵连这么多人。只是此事追根究底也是因臣妾而起,还请皇上从轻发落,不要为了臣妾一己之身而使后宫动荡不安。否则,臣妾真是罪孽深重,不配再承皇恩。”</p>

皇帝扶着甄嬛的手臂,语气温和地叹息道:“朕知道你仁善,但你本是无辜受害,又受了连番惊吓,切莫再哭伤了身子。”</p>

顿了顿,他声音低沉,满是肃杀之气,“况且这些奴才胆大包天,今日敢对你下手,谁知明日会不会对其他人下手?如此,朕不得不严查,也好让他们时刻警醒着什么事不能做。”</p>

他心中早已打定主意,要借甄嬛被下药之事处置那些包衣奴才,自是不会因为甄嬛的一番话而改变。</p>

更何况,他本就不想让安陵容卷入其中,也不愿有人疑心到她的身上。</p>

既然甄嬛在此时上赶着给他处理此事的理由,那么以此为开端来发作最为合适。再加上这几日高毋庸也差不多查清了那些包衣奴才的所作所为,简直是罄竹难书,他绝不会轻饶了他们。</p>

正好也能顺势让所有人以为他对甄嬛的宠爱无人能及,自是不会再有人对容儿下手。</p>

甄嬛见皇帝心意已决,自知再多言劝阻只会惹他不悦,便敛衽深深一礼:“臣妾谢皇上厚爱。”</p>

“你的心意朕明白。”皇帝语气温和,却也带着威严,“只是君无戏言,朕既已下旨命人彻查此事,便绝无更改的余地。不过,既然你为他们求情,朕倒是可以网开一面,那些仅犯了些小错的宫人,便不追究罢。”</p>

甄嬛再次屈膝行礼,道:“多谢皇上。”</p>

事已至此,再忧心也无济于事。是以甄嬛转了话头,与皇帝闲谈起来。</p>

两人柔情蜜意的说了会子话,皇帝柔声道:“朕今日留下陪你。”</p>

甄嬛闻言,粉颊微红,含羞悄声道:“臣妾身子不适,不能伺候圣驾。”</p>

皇帝哑然失笑:“陪朕用膳、说话总可以吧?”</p>

两人一起用了午膳,皇帝起身道:“朕还有些政务未处理,你先歇着,朕改日再来瞧你。”</p>

甄嬛起身恭送皇帝出去,直到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才缓缓转身,踱回暖阁。</p>

思索片刻,她唤来菊清,问道:“宫女和太监死后,是不是都要抬去乱葬岗埋了?”</p>

菊清神色黯然,低声应答:“是。”</p>

知她触景伤怀,甄嬛长叹一声:“我原是不想要花穗和小印子的性命,打发他们去慎刑司服苦役也就罢了。谁知皇上下了旨,我也无计可施。”</p>

菊清轻轻接话:“他们是自作孽,怨不得旁人。”</p>

甄嬛整了整衣袖,眉宇间浮现一抹倦色:“话虽如此,可我心里到底不忍。你拿些银子,着人去替花穗和小印子收尸,再买两副棺材,好生安葬了吧。花穗毕竟曾服侍过我一场,至于小印子……”</p>

顿了顿,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复杂,“他也不过是个身不由己的可怜人罢了。”</p>

菊清怔了一瞬,未曾料到小主会这样吩咐,随即点头答道:“小主慈心,奴婢定会着人去办好。”</p>

甄嬛摆手示意菊清退下,声音里透出疲惫:“下去吧,我累了,要独自歇一歇。”</p>

待菊清退出后,甄嬛独自坐着,目光落在窗棂上,陷入沉思。</p>

皇上要彻查后宫,势必掀起一场不小的动荡,也不知会查出多少藏污纳垢之事。</p>

她自问并未做任何害人的事,也未指使宫人加害他人,所以并不惧怕被查。</p>

只是,这件事毕竟是因她而起,一旦牵连甚广,即便查到最后事情已经与她无关,那些被惩处的人只怕会将怨恨都倾注到她身上。</p>

这些奴才可不会管事情的起因为何,也不管她也是无辜受害,他们只知道,正是她将被人下药的事禀报了皇上,才引发这一连串变故。</p>

原本后宫平静安宁,如今却要因她之事掀起腥风血雨。纵使她无意伤人,也无意牵连旁人,这些人也不会体谅她的无辜,甚至可能暗中报复于她。</p>

想到这里,甄嬛忍不住叹了口气。</p>

若时间倒流,她仍会选择将事情告知皇上,否则就只能咽下这口恶气,任由害她之人逍遥法外,偏偏她忍不下这口气。</p>

罢了,事情已然发生,多思无益。眼下最要紧的,是如何避免让那些奴才迁怒到自己身上吧!</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