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帝妃心中各算计(2 / 2)

华妃走到床榻边坐下,摸了摸沈眉庄冰凉的手,怜惜道:“可怜哪,这么如花似玉的一个人竟受这样的罪。”</p>

甄嬛抬眸看着华妃,只觉她在猫哭耗子假慈悲。虽知此事与华妃有关,却也没有证据,只能按下心里的不忿。</p>

“娘娘尽管宽心,太医说了,沈贵人醒了就无妨了。”敬嫔本不用说这话,可她实在厌恶华妃那副惺惺作态的模样,遂忍不住暗戳戳地在皇帝面前给华妃上眼药。</p>

华妃自是听出了敬嫔的意思,眼里闪过一丝不屑。今夜发生的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内,所以她并不着急。</p>

她起身走到皇帝身边,屈膝行礼,紧接着就卖惨的向皇帝请罪:“皇上,宫中侍卫巡查不严以致沈贵人溺水不能及时发现,是臣妾协理六宫无方,还望皇上降罪。”</p>

“侍卫夜巡自有班次,若真降罪于你,皇后乃六宫之主,也难逃罪责。”皇帝的神色与语气多少有点无奈,亦暗含着忧愁。</p>

他心中清楚此事的症结所在,却已无意再继续追究。为了一个不成器的沈眉庄去惩治华妃,会打草惊蛇,也会让年羹尧心生不满与防备,实在得不偿失。是以,他不动声色地主动转移了话题,将问题的核心转移到了侍卫身上。</p>

此时皇帝亦在思索,接下来该如何制衡华妃,谁又能顶替沈眉庄的位置?</p>

他心里闪过许多人,却又觉得都不合适。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安陵容,可想到安陵容如今怀着孩子,此时不宜与华妃对上,便也被他否决了。</p>

听着这话,华妃心中已然明了皇帝对沈眉庄溺水一事并不在意。这无疑证明,这一局她赢了。心思飞转之间,她心底升腾起乘胜追击的念头,最好能借此机会彻底击垮妄图分她宫权的沈眉庄。</p>

思及此处,她的眼神如刀般扫过采月与小施,厉声斥责道:“糊涂东西!怎么伺候你家小主的,让皇上忧心。”她的声音冰冷刺骨,却又暗藏深意,字字都在为下一步筹谋铺路。</p>

皇帝垂下眼睑,缓缓吐出几字:“不中用啊。”</p>

众人只以为皇帝这句“不中用”说的是采月和小施,可却没人猜到皇帝说的这话实际是指沈眉庄。</p>

华妃听得皇上这样说,心中一喜,忙将心里早就打算好的想法说了出来:“这样的奴才留在沈贵人身边也是累赘。臣妾以为,不如打发了去慎刑司。”</p>

既然已经做了局,那她自然是想做得干净些,最好将沈眉庄身边忠心得用之人都发落了,让沈眉庄变成“孤家寡人”。</p>

敬嫔暗暗抽一口凉气,进了慎刑司的宫人受尽苦役,生不如死,不出三五月,不是被折磨至死就是自寻了断,鲜有活着出来的。又是华妃发话,采月和小施断无生还之理了。</p>

思及此,敬嫔忙道:“皇上,小施、采月他们纵然是有不妥当的地方,但是毕竟罪不至进慎刑司。”</p>

“不如此不足以正宫纪,若今后奴才都这么当差,御湖里不得掉满了人了。”华妃乜了敬嫔一眼,又道:“咸福宫的奴才不济事,敬嫔也难逃其责。”</p>

听得华妃想将此事牵连到自己身上,敬嫔心里憋屈得慌,却又不得不屈膝认错:“臣妾悉听娘娘教诲,臣妾一定好好管教。”</p>

采月哭道:“奴婢有罪,没有照顾好小主。”她抬眼看着昏迷不醒的沈眉庄,既忧心又自责,“但是如今小主还未醒,但求娘娘让奴婢照顾小主醒了,奴婢定去慎刑司请罪。”</p>

华妃冷笑一声:“奴才就是贱,赖在这儿,是想等你们主子醒了替你求情啊?”</p>

甄嬛听了半天,自然是猜到了华妃急于处置采月等人,是想趁着眉姐姐昏迷不醒无法求情,快速除掉眉姐姐身边的忠心得力的宫人。</p>

华妃简直欺人太甚,不仅陷害眉姐姐溺水,还想以此为由除掉采月等人,将眉姐姐变成“孤家寡人”。不论如何,甄嬛必然不会让其得逞,遂起身朝华妃行了一礼,缓缓道:“还请华妃娘娘宽恕。采月和小施虽然服侍眉姐姐不妥当,可事出意外也不能全怪他们。与其处罚他们两人,不如叫他们服侍眉姐姐将功折罪。”</p>

华妃自是不会轻易松口,微笑着瞧着甄嬛,说出口的话中却是步步紧逼:“怎么莞贵人以为罪不当罚吗?若轻纵了这两个奴才,难免让后宫有所闲话,以为有错只要折罪就好,不会受罚了。”</p>

甄嬛稳住心态,不紧不慢道:“娘娘赏罚分明自是应该,只是采月和小施一直服侍着眉姐姐,若此时罚了他们去慎刑司,姐姐身边一时没了得力的人,反而于姐姐养病无利。”</p>

华妃嗤笑一声:“他们连沈贵人的周全都照顾不得,还留在身边做什么?”说罢冷冷道,“何况千鲤池离翊坤宫不足百步,在本宫宫禁发生这样的事情,本宫怎么能轻饶过去。”</p>

听得此话,甄嬛心里反而有了计较:“嫔妾担心的正是这个。娘娘明明赏罚分明,但不清楚的人还以为因为事情出在翊坤宫附近,于娘娘威严有碍,娘娘才如此恼怒,并非只是为了沈贵人溺水。奴才事小,伤害了娘娘名誉事大。还望娘娘三思。”</p>

华妃眼中精光一闪,微微咬一咬牙沉思。</p>

皇帝一直默不作声,在心中盘算着该扶持谁来制衡华妃。此时听得甄嬛的一番话,他心头微动,也有了想法。</p>

他缓缓开口道:“莞贵人的话也有道理。”他将目光投向跪伏在地的采月与小施,指尖轻轻拨弄着手中的十八子念珠,动作看似随意,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片刻后,他语调平静道:“不如等沈贵人醒来后再做定夺。届时……再打发他们去慎刑司也不迟。”</p>

他此刻选择站在甄嬛这边,并非是因甄嬛言之有理。沈眉庄溺水一事究竟为何,他并不放在心上,否则方才态度也不会如此冷淡。真正的原因,是他方才思索许久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p>

谁能制衡华妃?他心里有了主意。</p>

甄嬛刚刚的表现,让他想明白了一件事,既然武将对付不了武将,那么他不妨采用迂回战术,用舆论压制对方,用文官来对付武将。</p>

而宫里的这个“文官”自然就是甄嬛。与其去扶持一个不甚聪明,且还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华妃的沈眉庄,不如扶持一个头脑足够聪明,心思也机变的甄嬛。再者甄远道的官职不高,且又是文官,也接触不到兵权,扶持甄嬛还不用太过担心她会成为第二个华妃,倒是一举多得之事。</p>

既然皇帝发话了,华妃也只得见好就收。</p>

见华妃虽不再多言,可脸上仍有忿意。甄嬛转念一想,华妃不是要除掉她们的人吗?那么,不如以其人之道还施其身。她侧头看向皇帝,轻轻道:“臣妾还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说。”</p>

皇帝既然有心想要让甄嬛来做这个制衡华妃的棋子,自是也想看看甄嬛还能给他什么惊喜,于是道:“你说。”</p>

“姐姐落水原因尚不明,可必定是侍卫救护不及才会呛水过多,昏迷不醒。依臣妾的意思,不如撤换了翊坤宫的侍卫,另换一批,否则,这次是眉姐姐,若下次再有什么不当心的,伤及了华妃娘娘,那如何是好?”</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