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拉过她小手,顺势在她微凸的小腹上摸了摸,不答反问:“今日的事闹得很大?”</p>
安陵容撇了撇嘴,酸溜溜道:“皇上以为呢?就连臣妾这个平日里不大出门的人都听说了皇上昨日隐瞒身份,与佳人在御花园里聊音律,谈诗词歌赋,相谈甚欢,更遑论旁人。”</p>
皇帝眉头紧皱:“详细说说,宫里都是怎么传的?”</p>
安陵容眼神闪了闪,将听到的消息说了一遍,然后犹如白莲一般为甄嬛辩解:“宫里的人都在说莞姐姐假装不识得皇上的身份,意在想让皇上惦记她,是想用此下作手段勾引您。可臣妾选秀那日便与莞姐姐相识,进宫后又三不五时的一起说话,臣妾也算了解莞姐姐的为人,觉得她不是那样的人,兴许是华妃娘娘有些误解。”</p>
见皇帝沉思,安陵容继续婉声道:“再者莞姐姐病了许久,又整日窝在宫里不曾出门一步,如今天气暖和了,难得莞姐姐觉得身子轻快想出去走动一二也是合理的。纵然有违宫规私自扎了秋千,怕也是有人故意在莞姐姐面前说了什么误导的话,又或许是奴才为了让莞姐姐出门而自作主张。莞姐姐聪慧,又怎会犯这种错误?况且她不过是吹了一次萧,又不是日日去御花园吹箫,哪有旁人说的那些不堪心思呢。”</p>
“还有,臣妾总觉得此事有些过于巧合了,皇上与莞姐姐说了什么,其他人是如何知晓的?”</p>
既然皇后出来了,那她就给皇后多上上眼药,最好能把此事往皇后身上引。只要皇帝对皇后的芥蒂越来越深,打破皇后在皇帝心里的印象,那她和孩子就会更安全一点。</p>
果然,这话让皇帝想的更多了。</p>
当时,除了他与甄嬛主仆二人外,四周再无旁人。即便是苏培盛等近侍,也刻意保持着一段距离,根本不可能听清他与甄嬛之间的谈话内容。如此一来,此事显然并非从养心殿的奴才口中泄露出去的。</p>
即便御花园的洒扫宫人偶然瞥见他与甄嬛交谈,按理说也不敢靠得太近。他们至多只是远远望见两人在说话,又怎会听得清谈话的具体内容?更遑论知晓他隐瞒身份与甄嬛交谈一事?</p>
那么能传出此事细节的人,就只有甄嬛主仆了。可这样的事于名声有碍,也于私德有亏,甄嬛只要不蠢,就不会随意传出来,那么到底是谁做的?</p>
难道真的是有人在暗中谋划,并推动这一切?是不是在那些他未曾留意的角落里,早已藏匿着人,将他与甄嬛的谈话内容悉数听去?</p>
还是说,这些话就是甄嬛主仆传出来的?</p>
思及此,皇帝心中泛起了一丝疑虑。甄嬛应当不会如此糊涂,将自己与“外男”私下见面这等授人以柄之事传扬出去。此事若真出自她口,岂非自寻死路?可若不是她,又会是谁在背后暗中算计推动此事?</p>
皇帝眉头微蹙,思绪翻涌。如今细细想来,从听到《杏花天影》的萧声开始,整件事似乎都透露着一股奇怪的巧合之感,就好像……就好像有人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只等他上钩。之后那人不方便出手将此事宣扬开来,就利用华妃的性子将事情捅出来。</p>
若真是他想的这样,会这么去做的人就只有后妃了。宫里的这些个女人,能做到如此环环相扣的并不多。</p>
妃嫔们似乎没有这么做的理由,即便无意间知道他与甄嬛私下交谈,也不敢算计他才是。</p>
真说起来,唯有皇后能做到了。会是皇后吗?</p>
说来皇后是被迫闭宫养病的,而他一直不提皇后何时能“病愈”,只怕皇后心里该是着急了吧!</p>
就在前两日,太后曾提议,说是皇后“病”了这么久,身子也该好了,理应重新掌管六宫,以免华妃在后宫中一家独大,终成隐患。</p>
他当时并未直接应允太后的提议。然而,未过多久,安陵容便被宝鹃推倒。紧接着,宝鹃尚未来得及吐露幕后主使的身份,便死于慎刑司中。</p>
随后他因为惦记听到的萧声,就在御花园的杏花林偶遇了甄嬛,隔日这事就传到华妃耳里,华妃就将此事闹开了。</p>
他起先以为是养心殿的奴才出了问题,或许是华妃在他身边安插了眼线,窥探帝踪,才会对他的动向如此清楚。可现在这么一分析,他觉得似乎不对。</p>
这些事桩桩件件看似毫无关系,可细想之下似乎又都有些莫名的关联。最后的结果就是他怀疑华妃在养心殿安插钉子,让皇后“病愈”,重新掌管六宫。</p>
事情的过程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事发生后最终得利的是谁,那整件事多半就与谁有关。</p>
看来这些算计只怕与皇后脱不开干系了,太后也出手了,否则宝鹃不会那么轻而易举的死在慎刑司,而他也不会轻易被算计了去。</p>
至于甄嬛,她是被人算计的,还是配合着算计顺势而为,还尚不知晓。他不由想到前日来春禧殿的路上,偶然间听到萧声传来,正是因为那萧声,昨日他才会去御花园,也才有了之后的事。</p>
就连苏培盛都不知道他去御花园做什么,谁有这个本事能精准揣摩出他的心思呢?除非此人也听到了萧声,又极其了解他的性子,知道他会因为听到的这萧声思念纯元,从而去萧声传来的御花园。</p>
宫里知道纯元的一切,知道纯元擅萧,又知道他对纯元感情的只有三人。一个是端妃,但端妃整日病恹恹的,也极少出宫门,应当是做不到此事的。</p>
另外两人,一位是太后,另一位则是皇后。恰巧这整件事情最终让皇后坐收渔翁之利,太后亦在其中也推波助澜。能够在养心殿内不动声色的安插眼线,洞悉他一举一动之人,除了太后还能有谁?</p>
只怕就连华妃今日会去御花园,也是有人特意给她传了消息,又算准了华妃得知此事后会有什么动作。他虽斥责了苏培盛没有管理好养心殿,但心里多少也明白,华妃还没有那个本事不动声色的将人安插到他身边。</p>
真是好啊,太后的手段果然厉害,连他不知不觉都中了算计。或许从他听到那缕萧声开始,事情就开始朝着太后与皇后姑侄俩推动的事态方向去发展。</p>
原以为太后偏爱老十四也就罢了,却未料到,在太后心中,就连仅是连宗的表侄女竟也比他这个亲生儿子更重要。为了迫使他让皇后重掌六宫,太后竟与皇后联手设下如此多的算计,甚至将他和皇嗣都卷入其中。难怪在此事发生的前两日,太后会暗示他放皇后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