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鹃面上虽也恭敬,心里却很是淡然,毕竟她背后有主子,她也有自己的任务,自然不会真的忠心于安陵容。</p>
小术子原是南府的太监,虽被分配到了安陵容这里,但在南府总管太监魏公公面前自是有几分情谊,不然魏公公也不会为了他的前程,将他调到新进宫的嫔妃身边伺候。</p>
毕竟除了因家世得了贵人位分的三位小主外,就只有莞小主和柔小主得了封号。柔小主的家世是这批新进宫妃嫔里最低的,旁人不知道柔小主是为何得了皇帝的青眼,哪怕都传她是得了太后的眼缘,但传言这种事真真假假,做不得真。</p>
若是其他皇帝或许不好说,但如今这位可不是因着太后几句话,就能左右得了的主儿。</p>
魏公公虽然不是从小就伺候在如今这位皇帝身边的,但他是康熙爷年间就进宫伺候了,与如今的这位帝王也是接触过的。这位是个什么性子,他不说如苏培盛、张起麟、陈福等那般了解,但也知道个几分,如此也就够了。</p>
最开始魏公公是想将小术子调去莞常在身边伺候。后来听说苏培盛将自己的同乡崔槿汐调了过去,他不如苏培盛在皇帝面前得脸,也不想因着此事与苏培盛之间生出龃龉,加之莞常在身边已经有了槿汐,小术子去了也不见得能得了莞常在的重用。于是他一合计,就将小术子调到了柔答应身边。</p>
不是没想过将人调去富察贵人或沈贵人身边,但新进宫的小主他都了解过一番,如博尔济吉特贵人这般进宫只为当个“吉祥物”的主儿,去了也没用。</p>
富察贵人和沈贵人这样家世不差,且初封位份不低的小主,都有一些世家女子的通病,更愿意重用她们家里安排的奴才,对于其他奴才是不会委以重用的,去了也是浪费时间。</p>
夏常在的脾性他也打听过,在他看来这位就不会是一个能在宫里长久得了的主儿,没必要让小术子去,算来算去就柔小主身边最为合适。</p>
其实家世低也有家世低的好处,皇帝宠爱之时便没有多少顾虑,不怕再出现另一个华妃,晋位的阻碍便少了一层考虑。</p>
同样的,家世低就代表着进宫后无人可用。只要柔小主认可了小术子的忠心,小术子便能得柔小主的信任,往后必然会对小术子委以重用。只要柔小主聪明些,稳稳的往上走,那小术子自是有一番前程。</p>
魏公公没有直接收小术子为徒弟,也没有认小术子做干儿子,但小术子与他是同乡,前几年家长闹了水灾,小术子的亲人都没了。这小子是十岁那年就跟在他身边做事的,如今已经有十来年了,两人的关系不是师徒也胜是父子。</p>
之所以没有收徒或是认干亲,也是不想将两人的关系摆在明面上,怕日后若是有个什么万一,不至于互相牵连了去。若真有那万一,日后还能有个人收尸、祭拜什么的。所以他明面上没有特意关照小术子多少,两人的关系看着不远不近,旁人也察觉不出什么不对来。</p>
私下里,却是把小术子当自己的孩子那般来疼。不仅教导小术子在宫里的生存之道,更是教小术子读书习字,还暗中为小术子谋划前程。</p>
小术子自然也是将魏公公当做师父与父亲那般尊敬、孝顺,更是明白魏公公良苦用心,是以平日里自是按着魏公公的要求行事。</p>
魏公公如今已四十有五了,在这个时代也不小了,且身子不健全,又是做的是伺候人的活,身子骨自然不算多硬朗,用不了几年怕是要离宫了。这才赶紧在暗地里为小术子谋划更好的去处,有为小术子打算的原因,自然也有着自己的私心,想着日后待他离宫荣养时,宫里有个能依靠,那么他在宫外的日子才能好过。</p>
至于钱财,这三十多年来他存了不少,自是不缺的,只是怕他这样的身份出宫后没个倚仗被欺辱,也怕等年老了没人为他养老送终,更没有香火祭拜。他的家人都没了,这番为小术子打算,为着的也是自己的以后!</p>
有魏公公托底,小术子倒是不如宝鹊和小庄子那般诚惶诚恐,却也不像宝鹃那般只是面上恭敬,该有的恭敬自然是不少的。</p>
他谨记魏公公的嘱咐,先暗暗观察柔小主的为人处世,待确定了这是个聪敏且值得追随的主子,那他就会将一切都告知,日后尽忠尽心为主子做事。柔小主在宫里没有人手可用倒没多少妨碍,魏公公在宫里经营了三十多年,一些得用的人手还是有的。不过还要柔小主是值得让他们追随的主子才行。</p>
小术子与魏公公的这些打算安陵容自是不知晓,如今除了她知道的宝鹃需要特意“关照”外,对于其他三个奴才,都是一视同仁。更是一早就交代了灵之暗中观察三人,若是确定他们之中有谁背后没有其他主子,便可收为己用。</p>
当然了,如宝鹃这样的,自是要想个合适的由头早早地打发离开为好,这个理由还要顺理成章,不能让皇后起疑才行。</p>
这件事她得好好想想,看看该如何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