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知道,就是在那一秒的时间里,她确实有过想要掉泪的冲动。</p>
至于究竟是为什么,她也不知道。</p>
或许,真的是因为得到了太多幸福吧。</p>
孟宴臣见她如此,也没有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另一个风铃,拆开包装,然后牵着她的手走到卧室门口。</p>
就他这种身高,甚至不用踮脚,抬起手就能系上。所以总共也没花费多长时间,寥寥几分钟就已经完事了。</p>
还若满意地绕着别墅四处转转,然后又盯着二楼阳台门上的风铃,出神了好半天。</p>
<i>还若</i>怎么感觉……好像确实系歪了呢???</p>
<i>还若</i>往右一点会不会更好……</p>
孟宴臣站在她身后,听到这句话就隐隐约约猜到了结局。她每次都是这样的,对于一个小细节要调整半天,简直和他一模一样。</p>
只不过,唯一不一样的是,她在做事之前完全不会想到自己之后还要调整,总是大大咧咧地随便往哪里一放,之后再看的时候就觉得不顺眼了。</p>
孟宴臣不是这样,他会在做之前就反反复复调整好各种细节,然后找到一个他认为绝对不会再继续调整的角度,再把东西放上去。</p>
挂画或者收藏蝴蝶标本的时候,他都是这样。</p>
这么多年来,早就对于这种事情精密到形成了肌肉记忆,仿佛只要触碰到那个物品就找到了近乎完美的手感。</p>
或许,这种在细节上的差异也和他们的成长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形成正比的。</p>
对于还若来说,生活往往不给她太多思考的时间。从小时候那样一个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状态,需要靠身体力行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一步步到了现在。</p>
只是这并不代表坐上了总裁的位置就是一劳永逸的,她哪怕在公司里也总是要时时刻刻处于戒备的状态。</p>
她只能身体比思想先行,因为她每天都在被命运追着跑。</p>
而孟宴臣,他的成长经历几乎不允许给他犯错的机会。他迫切需要解决的并不是生存问题,因为他强大到有无数权力为他撑腰。</p>
他只需要冷静、沉稳、细致入微,在做事之前把一切的退路和后果都想明白想清楚,每一步都像是精准运转的仪器,不允许有一分一毫的差错。</p>
而这样的成长经历渗透了他们人生的那么多年,当然在一些下意识的反应和生活的细节上也会有稍许体现。</p>
就就像现在,孟宴臣什么都没说,也没有责怪她一分一毫,只是揉揉她的脑袋,拆去她挂上去之后却仍不满意的结,轻车熟路地重新系上。</p>
这是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如此不融洽却又互补得刚刚好。她行动先行,他思维先至。他预判她会改、却不说破。</p>
她总是挂上去再看,他习惯先想好再动手。</p>
可这世上,总得有一个替另一个收尾。</p>
他甘之如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