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er3(六)(1 / 2)

何运晨:重圆 源天光 3726 字 1个月前

导师不以为意:“这有什么可怕的,自己家孩子我还不了解么?”</p>

“差得不多的时候,才能用别的手段弥补,差距大,就算想用别的手段去讲故事,也得看观众信不信。”</p>

袁依媚已经完成了切口的缝合。</p>

“小袁你上节目的时候有给你什么上手机会吗?”</p>

袁依媚回忆了一下节目录制的过程,不自觉就想到了那台比较有代表性的手术过程。</p>

协和院内开展的器官移植类手术基本上只有肝移植和肾移植,而且每年开台的手术数量在全国医院里并不能排得上号。</p>

临床术式还是需要手术台数来积累经验的,所以这方面相对会比较薄弱一些。</p>

浙大系的医院每年肝移植的开台数量,在全国也是排名前列的,虽然不像上海仁济一样数量遥遥领先,但每年也有几百台的开台数量,经验非常丰富。</p>

因为不是这个科室的,袁依媚没有得到机会上台当助手,但光是站在旁边看完了整个过程,就足够让她觉得收获丰富了。</p>

“看了一台小儿肝移植,印象非常深刻,很有收获。”</p>

“其他的本科室的手术感觉跟在家里做也差不多吧,可能还是跟大家搭配更有默契一些。”</p>

其他人便又笑起来:“那是,别的地方也很难看到主任这么漂亮的切口。”</p>

这点袁依媚自己也是认同的,毕竟她老师在乳腺癌保乳这块做得漂亮是业内业外公认的,她的一手缝合也是老师不藏私教导的结果,不然纯靠她自己摸索,要有现在的水平估计还得多花好几年的时间。</p>

这一天袁依媚过得极为充实,直到她第二天晚上一觉睡起来,才发现好像网络舆论似乎炸锅了。</p>

#袁依媚 顶级卷王#</p>

这个热搜词第一次出现是先导片和第一期上级播出的那天,节目里袁依媚最后一个出场,节目里给她标注的科目是普外,虽然在场其他人猜张洽是女生猜错了,但她这个名字,确实也没有男生会取。</p>

面试篇的时候只播出了笔试和面试的内容,并没有公布成绩,光是面试内容,大家就能看出区别。</p>

导师们问其他医学生的内容——为什么选择学医?你认为医生最重要的品格是?你觉得当医生辛苦吗?</p>

问袁依媚的内容:你觉得我们浙大二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p>

这其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毕竟对袁依媚现在的所属单位而言,各方面实力可以说都是远远胜出的。</p>

袁依媚并没有把这个问题回答得很大很宽泛,而是回答得非常具体。</p>

“浙大二是一家相对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医院,管理方面也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说放眼全国也是非常独到的主诊医师责任制,这个制度其实是起源于国外,我之前就一直有听说,这次能够感受这种制度在我们本土的落地情况,我认为应该会是一次非常独特的经历。”</p>

“另外就是虽然我个人发展应该会往乳腺外科或者甲状腺外科的方向走,但是确实也是基本外科也就是我们的普外出身的。”</p>

“浙大附院的肝移植早有美名,我个人是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接下来的录制时间里面有机会亲眼见证这个独具特色的术式,一定会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和难忘的经历。”</p>

第二个问题,问的就是她简历上面关于文章的内容,同样是非常刁钻的。</p>

“你的文章还挺丰富的,而且好像都是一作共一这样,上面写的最低一篇好像也是二区,当时怎么想的就敢投这个级别的杂志的?”</p>

对此,袁依媚选择如实相告:“我自己是高二的时候有幸进入了生物竞赛的全国集训队,确认了有保送资格。”</p>

“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包括一定的家庭因素影响,选择了去协和临八。”</p>

“所以我集训队结束确定没能代表国家队参加IBO(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以后,就有了一个一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由我自己支配。”</p>

“在和师长包括学长学姐们咨询了协和临八的培养方案,包括医学这个学科如果需要长久发展大概需要什么之后,我决定利用好这一年多的时间,一方面是提前学习大学的课程,我的一些医学基础课程比如系解(系统解剖学)生理(生理学)生化(生物化学)之类的课程,都是在这时候通过自学和网课的方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p>

“同时我们准备生物竞赛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提前学习了一些大学的生物相关的内容,这方面也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进行了拓展学习。”</p>

“然后进入大学之后,大概经过了一年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应该可以进行一些科研方面的尝试了,就有提前联系了一下,非常感激清华能够给我们本科生提供这么好的平台,也非常幸运有老师认可我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小小的尝试。”</p>

“所以我的第一篇文章大概是在我大二上刚开学的时候投出,大二上结束的时候见刊的,我这边其实还准备了我这七年时间写过的所有文章,但是如果都写到简历上的话就会有点太长了,所以只在简历上放了是一作并且IF相对高一点的几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