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华年:正月初一(1 / 2)

正月初一,宫里一般会设宴招待重要的臣子和出嫁的公主,除夕夜是宫里的小宴,正月初一便是云集了许多皇亲贵族的大宴。</p>

容月和上官雅身为督察司副司主,又出身权贵,今年破例被皇上允许在正殿用膳,容月跟着父兄步入大殿之时,大殿早已来了不少臣子,正各自和其他人寒暄,容月随着父兄刚刚落座,李明便领着人来了。</p>

李明身后领着后宫的妃子,皇后同李明并排,柔妃领着其他人跟在身后。李明一进来,所有人就跪了下去,李明让大家都起身后,便按着一贯的习惯,说了几句吉祥话,而后便宣布开席。</p>

新年的宫宴是每一年的必备项目,坐在大殿前方的都是达官贵族,大家都是熟人,也并不拘谨,没有一会儿,场面便热闹开了,由老臣开头领着,熟悉的官员开始互相走动,也算是个社交场合。</p>

大殿之上只有李蓉,上官雅,容月三名年轻女子,李蓉端庄,容月沉默,只有上官雅拿着杯盏四处找熟人敬酒,脸上笑容明媚。</p>

李川身为太子,敬他酒的人一茬接着一茬,他像个陀螺似的忙个不停,脸上一直挂着笑,但笑意却十分勉强不达眼底。</p>

朝臣互相寒暄了一会儿,便见有人从后殿小跑了过来,在李明耳边附和着说了什么。</p>

没了片刻,华乐就握着一把玉笛,从后殿走上前来,朝着李明盈盈一福,恭敬道:“父皇。”</p>

她一来,大殿便慢慢安静下来,随后就听李明笑道,</p>

<span>李明</span>“我听说你准备了曲子,要同肃王一起表演给朕贺新春?”</p>

“是”华乐握着笛子,笑起来,“是诚弟出的主意,他说新年开年,要给父皇讨个好彩头,想给父皇献剑舞,一来庆贺去年西北战事顺利,二来也是像天下展现我大夏应有的男儿气概。”</p>

<span>李明</span>“他才十一岁。”</p>

李明嘴上埋汰,面上却十分高兴,</p>

<span>李明</span>“这就要当男子汉了?”</p>

“父皇,”在柔妃旁边坐着的肃王李诚骄傲道,“儿臣去年剑术大涨,师父说儿臣年纪虽小,但亦不输任何一个成年男子了。”</p>

<span>李明</span>“哦?”</p>

李明好奇道,</p>

<span>李明</span>“那你打的赢你太子哥哥吗?”</p>

若是普通人家,李明这问题倒没什么,可在天家,李明这么一问,所有人脸色便不太好看起来,容月目光落在李诚身上,等着看李诚如何回答,而李川神色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听到一般,端一副稳重姿态。</p>

“那自然是可以的,”李诚立刻一本正经回答道,“太子哥哥擅长读书,我与太子哥哥不同。”</p>

<span>李明</span>“听到没?”</p>

李明大笑起来,转头看向李川,</p>

<span>李明</span>“你这当哥哥的,再不努力,弟弟都要瞧不上你了。”</p>

李川听到这话,微微一笑,恭敬行了个礼道,</p>

<span>李川</span>“父皇说的是,诚儿日后必为一员猛将,守我大夏边疆,扬我国威。”</p>

李川心情本就不好,重来一世对李明也没什么亲情,此刻被他当众为难,回话的时候毫不掩饰地刺了李明一下,就差直接告诉李明,就肃王蠢样当不上皇帝,别白费心思了。</p>

李明听出李川话语里的讥讽,他面色立刻沉了下去,柔妃见状,赶忙道:“陛下,您也别光顾着说话,孩子准备了这么久的礼物,该看一下呀。”</p>

李明得了台阶,回过头来,也不再理会李川,让华乐和肃王开始献舞。李诚上了舞台,脱下外衣,在台上挽了个剑花,李明连声夸赞。</p>

李诚挽完剑花,华乐站到舞台一边,同李明道:“父皇,今日我演奏这曲子,是平川入阵曲,此曲失传百年,儿臣查阅古籍,也只得半卷残卷,前些时日偶然听得苏侍郎为诚弟演奏此曲,才将下半卷记录下来。今日为父皇献上此曲,还望父皇喜欢。”</p>

华乐说着,忽然看向苏容卿,容月紧盯着她,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下瞬便听她又道,“不过儿臣只有长笛,若无琴声相伴,未免太过单薄,若苏侍郎不嫌弃,可愿为我伴奏,为父皇共献此曲?”</p>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看向了苏容卿。</p>

好一个司马昭之心,容月一瞬了然,原来她今日是冲着兄长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