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华年:入督察司(1 / 1)

李川的话在容月心中回响了许久,他说这话,心中必然有了一定打算。时间一日一日过去,华京城内风平浪静,悬在秦家头上的那把刀却随时可能落下,终于,诡异的平静在第十日被打破,秦家的判令下来了,证据确凿,确认秋后问斩。

当天,华京城内便出现戏班子唱起暗指秦家被陷害的戏,一时之间,流言四起。

次日一早,秦氏女秦真真持秦家血书跪于公主府前,求平乐公主为秦家主持公道,而后一头撞死在公主府石狮子前,以死明志,公主不忍秦氏女惨死,接下血书入朝为秦家申冤。

圣上仁善,特命公主成立督察司以查秦氏案,督察司直属陛下分管,不纳入三省管辖范畴,作为独立于朝堂之外的监督,有生杀夺予之权。

李蓉在华京城中找了五百人建立督察司,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寒族或二流世家出身,想尽法子想往上爬但是苦于没有机会,李蓉将他们收入督察司,给予他们证明自己的机会。

督察司成立当天,李蓉去赌坊找了上官雅,与她畅聊几个时辰,当晚,邀请容月前往公主府一叙,并于后半夜,贴心将容月送回,自此,容月与上官雅分别成了督察司副司主,苏家与上官家变相在督察司有了人,督察司成立阻力减小。

督察司给予寒族子弟晋升机会,背后被李川把控,得李川支持,实际一心一意为皇帝办事,得圣上信任,督察司司主及副司主又分别出自华京最大的两个世家,这样一个矛盾而又包容的组织,一时间引所有人观望,都在估算着督察司究竟能坚持多久。

督察司毕竟直属于圣上,终究对世家和寒门都是威胁,是以查办秦氏案时阻力不小。这个案子是由御史台一个叫温平的监察御史发现的,温平收到一封举报信,说戎国与大夏开战之处,秦家镇守黄平县,守军三千,敌军来犯三千,而后秦家受杨烈指使,伪装战败,弃城逃窜。

温平得到举报信后,从兵部调来了当时这一战的官方记录,的确是守军三千,敌军三千,最后败走弃城。按照常理,攻城人数应当远大于守军才有胜算,在军力相等的情况下,正常不该有这样的失误。于是温平察觉异常,写了折子提交给了刑部,要求刑部立案。

刑部主事崔书云受理此案,找到了当初参与此战的副官罗倦,罗倦供认当初的确是在可以赢的情况下弃城,于是崔书云根据口供和兵部行军日志、检举信提请查封秦府,收押相关人员。秦府查封当日,从秦家搜到了杨烈写给秦家当家人秦朗的书信,言及如果秦家假败,就给秦家一千两黄金,之后又从秦府地窖之中,搜查出了一千两黄金。

而后秦朗对此事供认不讳,说自己受杨烈行贿,指使儿子秦风放弃黄平县,假作败走。

于是此案定案。

此案有三个切入点,首先是要找到那个写信的人是谁,辨别信的真伪,其次找到罗倦,罗倦的证词必定是假的,若能再找出一些当日参战的人更好不过了。最后是一千两黄金,只有查封秦府的人才知道,一千两黄金是怎么放进去的。

秦真真如今化名荀川,侍奉李蓉身旁,她武功高强,李蓉派她去找罗倦及参战过的老兵询问口供,至于杨烈的信和一千两黄金,这两个点苏容卿是切入口,是以由容月出面再合适不过了。

容月给自己做了许多天的心理建设,每次看着苏容卿都欲言又止,毕竟兄长和父亲做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她却反过来和他们作对,想想都让人难受。

就这样纠结了两三天,容月终于下定决心找苏容卿,彼时她特意带了一盒自己学着做的糕点,趁着苏容卿下朝回家跟在他身后笑眯眯地讨好他,打算等和他一起进书房后和他好好说说,熟料他刚踏进书房,便转身对着容月做了个挥手的手势,容月还在迷惑着,下瞬苏容卿便将她手上的食盒抢过去,猛地关上房门,徒留容月在外怔怔看着门发呆。

苏容月“兄长,我们聊聊?”

容月忙不迭敲门。

苏容卿“不聊。”

苏容卿一边吃着糕点,一边看着折子,笑着毫不犹豫地回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