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九(2 / 2)

赵祯看着她,看着地上的尸体,看着门外肃立的禁军,重重地点了点头。</p>

日后,他或许会成为一个仁慈的君主,但这一夜,他学到的东西,比过去十年在书本上学到的,要多得多。</p>

坤宁宫那场血宴的第二日,天还未亮透,大庆殿的汉白玉台阶,就被前来上朝的百官们踩得异常沉重。</p>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力。</p>

没人是傻子。</p>

“误食毒蕈,集体暴毙”这种说辞,骗骗三岁小孩尚可,但在座的,都是在官场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油条。</p>

他们清楚地知道,那十几具被连夜抬出宫的尸体背后,是何等冷酷的雷霆手段。</p>

昨夜,太后用一场毫不留情的屠杀,清洗了朝堂上所有敢于公然挑战她权威的声音。</p>

当刘娥的凤驾出现在大殿门口时,所有官员,包括以往自持身份的王旦,都下意识地躬身,将头埋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低。</p>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混杂着敬畏与恐惧的臣服。</p>

早朝开始,气氛压抑得可怕。</p>

御座之上,赵祯穿着庄重的龙袍,小脸紧绷,但眼神却不再有丝毫的迷茫与怯懦。</p>

他按照昨夜刘娥教他的那样,用一种平稳到近乎冷漠的语调,宣读了对张纶、夏竦等人的“身后处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