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长久以来建立的、关于身世的委靡和愤懑,在这一刻,显得那么可笑,那么……矫情。</p>
他慢慢地、慢慢地站起身。</p>
他挺直了从未如此挺直过的脊梁,对着刘娥那个专注而强大的背影,行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礼。</p>
这个礼,不再是儿子对母亲的礼,而是一个君王,对为他守护国祚的重臣的礼。</p>
然后,他转身,默默地退了出去。</p>
走出坤宁宫,夜风吹在他脸上,很冷,却让他感觉无比的清醒。</p>
他知道,从今天起,那个多愁善感、沉浸在自我悲悯中的少年赵祯,死了。而一个帝王,正在从他的躯壳里,缓缓醒来。</p>
坤宁宫那场颠覆了少年天子世界观的谈话,仅仅过去七日。</p>
一封来自河北前线、由枢密使寇准亲笔写就、盖着三道火漆印的捷报,以比辽人骑兵冲锋更快的速度,如同一支燃烧的利箭,射入了死水微澜的汴京城,在文武百官的心湖中,引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海啸。</p>
捷报被通政司的官员以一种近乎颤抖的、嘶哑的嗓音,在大庆殿上高声宣读。</p>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砸在所有人的心上。</p>
捷报的内容,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却也霸道到让人无法反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