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殿上的那面玻璃镜,如同一道分水岭,将大宋的朝堂劈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p>
一边是亢奋与希望。</p>
以枢密使寇准、三司使李谘为首的一众务实派和中青年官员,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未来。</p>
他们对“格物院”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每日下朝后三三两两聚在宫门外,讨论的不再是诗词歌赋,而是“千里镜”的镜片该如何打磨,“玻璃”的量产又需攻克哪些难关。</p>
在他们眼中,那面镜子照出的,是大宋强军富国的康庄大道。</p>
而另一边,则是阴郁与怨毒。</p>
以御史大夫孙明复、礼部尚书杜严为首的“卫道派”,在那场朝会之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屈辱。</p>
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信奉了一辈子的圣贤道理,被一面“妖镜”和几句“妖言”冲击得七零八落。</p>
他们不敢再公然于朝堂上反对,那无异于自取其辱,于是,一股更加阴暗的暗流,开始在汴京城那些高门大院的后宅里悄然汇集。</p>
<span>万能</span>牝鸡司晨,妖后乱政!</p>
<span>万能</span>此妇非我族类,乃蜀中来的妖物,用妖术迷惑了官家,如今又要用那‘玻璃妖镜’,行吕武之事,败坏我大宋的江山社稷!</p>
这些恶毒的揣测和流言,如同无形的毒雾,从士大夫的府邸中弥漫开来,最终,汇入了一处它最不该去,却又最容易被点燃的地方——后宫,玉宸宫。</p>
玉宸宫的主人,是仅次于皇后的杨淑妃。</p>
她出身关西名门,自认容貌、才情、家世,无一不优于那个出身卑微、来历不明的刘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