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七岁的天才(1 / 2)

聂老不止是嘴上说说而已。

他老人家的眼眶分明有些红润。

前八公里的道路全都是复杂地形,测试车却像如履平地一般。

最慢的时候,人家也有45公里的时速。

光这个速度,就已经滋了其他项目组一脸。

“赵司令员,我明白你的担忧。”

“无非就是考虑电动坦克的可靠性问题。”

“我这么跟你说吧,用全固态的电池克一切。”

电动坦克混动坦克这些概念可不是胜利防务提出来的。

自打有狗那年,就有这些概念。

但为什么没有形成主流呢?

一是因为能量密度。

二是因为可靠性。

原先电池的密度,家用车用起来都费劲。

跑个三四百公里,就会出现续航焦虑。

放到动辄几十吨的坦克身上,根本不够用的。

至于可靠性方面。

普通电解液电池易燃易爆的特性至今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车辆起火自燃的新闻经常刷屏。

军用产品讲究一个绝对的稳定。

易燃易爆的电池本来就是一个大炸弹,容易引起坦克弹药舱的殉爆。

除此之外。

电动坦克的维护频率更高。

充电两小时,通话五分钟。

因为这些大大小的缺点,新能源坦克并没有大规模的量产应用。

聂老一辈子都钻在坦克里,他自然知道这些劣势。

可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问题。”

“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可靠性不可同日而语。”

“它纯电都有四百多公里的巡航。”

“电池包也不易起火。”

“那他就只剩下优点了。”

“电动坦克动力比传统坦克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它的行驶姿态大家也都看到了,扭矩简直就是另一个级别的。”

“另外还有无噪音这点,配合上他们的隐身设计。”

“中远距离下,这个车是几乎无法被发现的。”

聂老赞不绝口。

不说别的。

仅仅是固态电池这一个点。

胜利防务这个项目就是成功的。

往小了说。

人家这个项目有可能奠定战车工业的新格局。

往大了说。

人家这个玩意完全能重写世界能源的新规则。

聂老粗思也恐,细思也恐。

“在大战略上。”

“诸位应该都知道,我们是一个资源依赖型国家。”

“但我们国家的石油产量没法和竞争对手相提并论。”

“能源一直是我们隐形干的命门。”

“国家这些年也一直在想各种办法转型,将民用能源转到绿电上。”

“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无非还是为军用节省石油,做战略储备罢了。”

“可现在固态电池出现,我们对于石油的依赖就没有那么严重了。”

谢建林作为科工委的一把手,自然能体会聂老的意思。

赞许的看向魏修,连连点头。

“首长老夸你是个战略型科技人才。”

“我还有点不信。”

“现在我信了,你这一手固态电池,直接破局,护住了我们的命门。”

魏修有些不好意思的挠头:“我没想那么多,我只是想单纯的完成我的设计目标罢了。”

“什么目标?”谢建林有些健忘。

魏修:“信火一体啊,我觉得只有电动比例上来了,才能信火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