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VOGUE》11月刊:言梓沫——打碎我 重组我(2 / 2)

言梓沫 梓沫弟弟 6191 字 2个月前

言梓沫:「对,每一次赴约,都能在我平常又重复的生活激起一瞬火光。前面几个月我会百忙之中抽空去赴约,跟朋友见面,短暂的快乐让我非常迷恋,有时候都不想结束聚会,结束之后回看照片是有戒断反应的。但往往很多时候生活是扫兴的,我们不得不为所谓的“正事”放弃很多想做的事。我不想被所谓的正经事困住,每一次说休息都被自己又忽悠着更忙了,所以这次我真的要停下来,去好好感受我的生活,我已经在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太多了,以至于我忽略了我的生活,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却成为了我现在的奢侈。于是我决定停掉后面的长期工作,去做我想做的,为我的赛车去做更多的练习,为我的副业去提升自我,奔赴每一场见面」</p>

</p>

言梓沫:「有趣的是,当你真的允许自己完全放松,不再带着愧疚和焦虑时,反而会发生一些神奇的变化。完全接受这种状态,允许自己什么都不做。奇妙的是,当我真的允许自己这样做时,那种深深的疲惫感反而慢慢消退了。太爽大概过了两天,我突然发现自己不想再躺着了。内心涌现出一种自然的动力,想要重新开始。这种动力不是强迫出来的,而是自然产生的。」</p>

</p>

问:有什么想对有同样经历的大家说的吗</p>

</p>

言梓沫:「下次当你感觉想要摆烂的时候,试试看:</p>

-允许自己真的放松下来</p>

-不要带着愧疚感休息</p>

-让身心完全接受这个状态</p>

-相信这个过程是必要的</p>

你会发现,当你真的接纳这个状态时,反而能更快地从中走出来。就像弹簧,有时候要完全压缩,才能弹得更高。」</p>

</p>

言梓沫:「反正自从我学会允许自己摆烂,我反而更容易调整回状态了。因为只有当我们真正接纳自己的所有状态,包括想要摆烂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恢复和成长。」</p>

</p>

问:你觉得什么是自由的</p>

言梓沫:「对于我而言,自由就是永远有选择的能力,并永远??担自己的选择,不扮演受害者。音乐对于我来说也是很自由的。虽然世界上有很多枷锁 但至少音乐是自由的」</p>

</p>

问:你觉得自己不会发的以下几个词是什么。(你在干嘛)(晚安)(笑死了)(真的吗)</p>

</p>

言梓沫:「这个得看人我觉得,但笑死了和真的吗是我比较会发的,一搜都是。」</p>

</p>

问:那(你在干嘛)(晚安)会怎么发</p>

</p>

言梓沫:「我之前没意识到,后面有一次去搜,我发现我一般都喜欢直接进入正题,不会突然问你在干嘛然后再进入正题,因为我觉得这很直接。我很少发,然后如果要发也是发给我比较亲近的人,跟其他人可能没那么熟我可能会礼貌一点然后还是直接进入正题」</p>

</p>

言梓沫:「晚安也是我会跟比较亲近的人才发,一般的结尾都是早点休息吧!或者很少会有结尾,都是聊完话题,是要睡了,然后就回个嗯或者好??」</p>

</p>

言梓沫:「可能平常没多注意然后也因为下意识的就这样区分了」</p>

</p>

问:你是不喜欢带妆很久的是吧</p>

</p>

言梓沫:「我自己本人是不喜欢太长的,我一般工作完我就现场卸完妆再走的,但是有的时候从现场出去她们(沫莉)就还在,会一直拿着相机在拍,我想那就妆还要再多带一会,一直到回家我才是真的工作结束。我现在是自己有私人飞机,然后平常一些比较赶的行程或者私人行程就是会坐(私人飞机),然后平常的时候,我会允许她们接送机,然后我也不敢走太快,因为我一旦走太快他们就要后退拍我,然后会摔倒,确保他们安全和现场不打扰旅客的前提下我会走慢一点,但一般还是快快收她们的信之后,赶紧走,因为怕给别人带来困扰。就还是希望在他们面前,我做到最好吧!因为他们追着也很辛苦的,他们大老远过来,或者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就为了见我一面。我从出道的时候就说了,她们是最无私的,对我们最无所求的,我何德何能呢!毫无利益、血亲、情感给予地爱我,希望我好,希望我的事业好,拿他们攒的钱去支持我的事业,所以人是相互的,我在他们的支持下,尽情去做我想做的,实现我的理想,我也给她们看到我的成绩,同时在我能做到的范围内,去满足他们的小需求,同时也为她们逆应援回报她们。」</p>

</p>

言梓沫:「我每次飞来飞去都很匆忙,今年更是一连转折两个国家,我很不喜欢奔波,但是奔波已经是我的常态。我其实每次都是会心里斗争,因为我会很身心疲惫,但是他们每次都会收到通知来接送机,我就得打起精神回应他们,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p>

</p>

问:听说你今年写了一封信给自己,可以分享一下吗</p>

</p>

言梓沫:「你们怎么知道,不过确实。是在我26岁生日的写的,写关于25岁的结尾,我找一下电子版。」</p>

</p>

言梓沫:「见信如晤。</p>

去年此时,我正在泰国曼谷的公路上开着越野车,度过我的25岁生日,那是我第一次想安静私有的度过那么一个生日。25岁伊始的烛光晃动,我幸福得有点害羞,快速许下平安顺遂的愿望,然后一口气吹灭蜡烛。彼时我完全没有想过,吹灭蜡烛后的一周,我将经历人生目前为止最大的变故,突如其来的情绪爆发和笼罩一切的迷茫。25岁生日,世界并没有厚待我。好在,好在,我也没有薄待自己。20岁的时候,过生日恨不得所有人都记得。今年,好像内心也不再期待别人为我庆祝生日了。仪式感本就是很私密的东西。我比任何人都更知道,25岁这一年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25岁,这一年我走进了自己设置的看不到出口的迷宫,我开启了一段自我救赎和心理治疗。好在,我仍然敏感多情,相信爱情,渴望自由,喜欢独处,我仍然骨子里带着一股倔强,外界的局限从不磨灭我内心的火光,我仍然是个向内求的人,而且好像一切都像一场梦,梦醒了,困境消除,事业在我的一步一步落实下得到了回报,我很满意。26岁的自己,要好好去维持以及优化现在的心境,让它再度安宁。」</p>

</p>

言梓沫:「我经常是个喜欢用文字记录事情的人,因为我的情绪太丰盈了,所以我必须要给它一个出口。经常会头脑风暴,有时候头脑风暴写了很多词;有时候就是写一下语录;一些随笔;都在我的备忘录/文档」</p>

</p>

问:对于《25'177°》以及《The Mirror》的出品有什么想说的吗</p>

</p>

言梓沫:「我也捕捉到了当时的感受,对于我来说无比珍贵,我挺过来了,我真的为自己感到骄傲,我也为我自己在那个期间完成了一张有意义专辑,能够让在困境的朋友共振的音乐,给他们力量而感到高兴;以及在我挺过来之后,我以新的状态完成了一张全新的专辑而高兴」</p>

</p>

言梓沫:「我是一个很容易焦虑的人,因此精神紧张。我不会被大事所困扰着,我会被一些堆积在一起的一件件小事搞焦虑,所以我的导火索很明确。但只要不去触发,我就没有任何焦虑的事情了,我在工作上没有很多焦虑,更多的焦虑来源于生活上的琐事,但我也会立刻想到解决办法,解决完也就没事了」</p>

</p>

言梓沫:「我焦虑的时候会头脑风暴,会陷入沉思,长时间发呆,脑海中充斥着各种困扰担忧和不安,会像个无底洞一样不断放大。我会收拾东西,保持现有能维持的秩序感;会立刻思索出解决办法,努力回到正轨,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p>

</p>

言梓沫:「在我每次能量低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向内自救,我会看很多我自己的采访录,自己说过的话,被当时很高能的自己有一次洗礼了自己,然后慢慢振作起来,去年也不例外。我也会去看我这个MBTI对于我等下这种情况的一个分析,就有给我解疑,噢原来我不是一个奇怪的人,只是我这个人格就是这样的。」</p>

</p>

言梓沫:「我希望留下的都是正能量的语录,而不是向外输出我自己的困扰,我自己的无助,我更希望是能够去带动大家的一些事情。当然我也还是会根据我实际情况,去跟大家分享的,明确我就还好,我的状态,大家不用担心」</p>

——————————完了这一章了,快去评论区给我们的主人公言梓沫和作者梓沫弟弟留言吧!</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