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到十分钟,木橙晖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带着熬夜特有的沙哑,但逻辑清晰:“五弟,邮件我分析了,加密方式与上次相同,源头无法追踪。内容...令人不安,它暗示发送者对这种现象有预期甚至理解。”</p>
</p>
木沧澜走到窗边,压低声音:“你认为这又是‘书’的力量?”</p>
</p>
“可能性极高。而且目标明确指向你和水。”木橙晖顿了顿,传来敲击键盘的声音,“我查到的零星记载中,有类似‘溺灵’、‘水魅’引发类似症状的传说,但都与强烈的负面情绪或特定地点关联。这种集中爆发的、无差别的影响,更像是一种...力量逸散或被引导的现象。”</p>
</p>
“引导?”木沧澜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词。</p>
</p>
“嗯。邮件发送者‘K’,似乎不是在警告,而是在...记录和期待。他把我们的介入称为‘干预数据’。”木橙晖的声音沉了下去,“五弟,我感觉我们可能不仅是调查者,更成了被观察的实验对象。”</p>
</p>
木沧澜感到一阵寒意。这与他的直觉不谋而合。</p>
</p>
突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值班护士长张姐探进头来,脸色紧张:“木院长,301的赵明情况有变。您最好来看看。”</p>
</p>
木沧澜对电话那头快速说了句:“二哥,有情况,等下聊。”便挂断电话,随张姐快步走向病房。</p>
</p>
赵明的病床周围拉着隔帘,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答声。但病人的状态令人瞠目——他的裸露皮肤表面,包括脸颊、手臂,正渗出细密的、如同露珠般的水滴。这些水珠汇聚、滑落,但床单却奇异地保持着干燥。更诡异的是,这些水珠在灯光下折射出某种不属于病房光源的、微弱的幽蓝色光芒。</p>
</p>
“什么时候开始的?”木沧澜边问边戴上手套,上前检查。触手之处,皮肤冰冷湿滑,但并无水肿。生命体征监测显示,他的体温还在缓慢下降。</p>
</p>
“就刚才,几分钟内的事!”张姐的声音有些发颤,“就像...就像他在出汗,但这是冷水!而且这光...”</p>
</p>
木沧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医生的本能压倒了一瞬间的慌乱。“采集样本送检,所有项目都做。调高室温,但注意缓慢升温。通知检验科优先处理。”他的声音平稳而坚定,仿佛眼前只是某种罕见的疑难杂症,而非超自然现象。</p>
</p>
护士们依言忙碌起来。木沧澜则仔细观察着那些泛着幽蓝微光的水珠,一个念头闯入脑海:能量结晶化的前兆?</p>
</p>
他回到办公室,准备将新情况通知兄弟们,却发现电脑屏幕上又出现了一封新邮件。</p>
</p>
发件人:K</p>
</p>
主题:观测数据Aqua-01-进展1</p>
</p>
现象:低温析出伴能量荧光。</p>
</p>
速率:超出预期27%。</p>
</p>
推测:样本体与环境能量梯度差增大,加速同化进程。</p>
</p>
干预建议:尝试能量引导而非物理隔离。</p>
</p>
继续观察。</p>
</p>
——K</p>
</p>
木沧澜猛地抬头环顾四周,冰冷的恐惧攫住了他。这个“K”不仅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几乎是在实时监控!他是在病房里装了摄像头,还是能通过别的方式“看”到这一切?</p>
</p>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再次拿起手机。这次,他直接拨通了木赤枫的电话。</p>
</p>
“大哥,”他的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错辨的坚定,“情况比想的复杂。需要开个家庭会议,尽快。”</p>
</p>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木赤枫沉稳的回应:“好。我这就通知大家。家里见。”</p>
</p>
挂断电话,木沧澜最后看了一眼屏幕上的邮件。</p>
</p>
“期待我们的干预数据吗?”他低声自语,镜片后的目光逐渐锐利起来,“那就如你所愿。”</p>
</p>
他关掉电脑,拿起外套和车钥匙。夜色正浓,但对于木家兄弟而言,新一轮的战斗,才刚刚拉开序幕。而这一次,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在解决危机,更是在一双冰冷而求知的眼睛注视下,进行着一场生死未卜的表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