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1 / 2)

“羽生先生,您可以详细说说么?”保姆车最后排,林孝俊聘请的那位朴律师在所有人都看向羽生结弦的震惊的目光中,出声问出了大家都想知道问题。 </p>

羽生结弦看了律师一眼,回答道:“我跟黄大宪选手有过数次同台对战,我师父在赛后分析时发现黄大宪选手的身体有多处暗伤,且劲力控制远不如同阶高手,甚至还不如两年前刚分化时的韩天宇选手。我师父说,有可能是因为黄大宪选手在锤炼武技时过于求快,基础不稳就想掌握更高层次的武学,被过高层次的劲力伤到了身体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他不能静下心来修补基础,恐怕难以在三十五岁之前成就大宗师。” </p>

“那小林刚被强制退役,他指望着以后顶替林孝俊当高丽国家队第一主力中流砥柱呢!怎么可能自己减慢修炼速度去修补基础?”陈德全嗤之以鼻,嘲笑道。 </p>

学过武道的都清楚,基础不牢可以修补,不一定能补到完美但是肯定比放着不管要强,但是代价就是实力的停滞甚至是倒退,毕竟这是一个补窟窿的过程,哪有补窟窿还能把楼补高的? </p>

“我师父说整个华国武道历史上,在四十岁之后成就外罡,也就是你们说的大宗师的只有不到十个人,非人武者在四十岁之后身体机能和武道意志都会开始下降,基本没有晋升的可能了。”金博洋说道。 </p>

“华国的内家拳更注重修身养性,对身体的调养和锻炼效果要比高丽和我们东瀛的武学更好。在心刀斋,如果想要在三十六岁之后成就剑圣是需要动用一些伤害身体的手段的。”羽生结弦补充道。 </p>

“竭泽而渔呗!我听说过。”任子威说,“心刀斋在他们远东国家的几个武道流派里已经算好的了,羽生的师父唐泽熏小姐之前在我们关外盟当外聘选手的时候说过这事。” </p>

“那意思就是,黄大宪先生如果不能现在停下武道进展,基本上就等于没有大宗师的希望了,是这样吗?”朴律师认真的问。 </p>

安贤洙说:“话不能说的这么绝对,黄大宪选手身上的确有很多快速晋升留下的暗伤,但是这不是现代医学不能解决的。另外他学的柔道不比华国武学和心刀斋是内外兼修,柔道这种格斗技重外不重内,如果科技还有锤炼法的发展能跟得上的话,他突破大宗师也不是不可能。” </p>

“其实安教练的意思就是不可能大宗师了。”陈德全撇了撇嘴,把安贤洙尽量委婉表述的意思翻译成人话,“天总你学的专业不是武道人体理论嘛!你给律师讲一讲。” </p>

金博洋看了看安贤洙,又看了看任子威和陈德全,说道:“我们老师讲过,自从三年前有科学家证实中医和武道中描述的经脉和内天地确实客观存在之后,现在的医学技研究就一直在致力于这方面损伤的治疗,不过现在的医学水平的确还是没法把人体经脉损伤完全修复。至于武道基础的弥补……我师娘说这玩意儿很唯心,谁也帮不了忙,等科技再发展一两百年再说吧。” </p>

“这件事羽生先生都能知道的这么清楚了,想必智脑应该也很了解吧?那支持黄大宪先生的集团应该也是心里有数的。”律师皱起眉头,看起来好像有点儿头疼。 </p>

任子威道:“都跟你说武道这东西很唯心了。比如劲力控制怎么才算完美,比如武道意志怎么才算坚定,还有招式掌握怎么才算娴熟,这都是只有自己才明白的,智脑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他的武道层次和世界排名,但是没有办法分析他的武道基础掌握的如何。” </p>

“晋升速度快不能作为参考吗?”律师疑惑的问。 </p>

陈德全回答:“不能啊!天总他师父楼武圣当年大学才开始学武道,用了两年时间就追上他们那一代当世天骄的进度,五年时间就进了外罡阶段第一梯队。羽生他师父唐泽熏前辈从小学剑,十岁就练出第一口剑气,二十四岁就晋升剑圣,比天总他师父还小一岁。还有我们关外盟双子星,大靖今年二十三岁,天宇今年二十二,他俩也已经摸到外罡的门槛了,估计升组也就这两年的事,羽生更别说了,明年就外罡组见了,你能说他们晋升速度快就基础不牢吗?” </p>

“不过智脑看不出来,那些大财阀供养的大宗师们应该都是心里有数的。”金博洋补充道,“唐泽熏前辈通过几次比赛都能看出来的问题,没道理近在咫尺的高丽大宗师们不知道。现在就是不知道他们保黄大宪的动机到底是什么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