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旁还有两个极小、极秀气的水纹字:安好。</p>
魏萧的指尖轻轻拂过那株并蒂莲和那两个字,唇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路来最真切的一个笑容。他几乎能想象出江潼绘制这些画面时的神情。</p>
他走到书案前,铺纸研墨,沉吟片刻,提笔蘸墨。他并未写信,而是同样以灵力融入墨中,在纸上一气呵成地画了起来:先是夷陵特有的层叠山峦与飞瀑,接着是一只蹲在山崖上眺望云海的白色小狐,最后是一叶顺着溪流漂下的莲灯。</p>
画毕,他吹干墨迹,小心折叠好,走到窗边,发出一声清越的呼哨。不多时,一只毛色雪白、额间有一缕火焰纹的灵狐从崖下敏捷地跃入窗内,亲昵地蹭了蹭他的手。</p>
魏萧将折叠好的画纸放入灵狐颈间挂着的一枚小巧玉符中,轻轻拍了拍它的头:“送去云梦,莲花坞,江潼姑娘。”</p>
灵狐吱吱叫了两声,蹭了蹭他的手心,转身化作一道白影,消失在崇山峻岭之间。</p>
魏萧望着灵狐远去的方向,负手而立,山风拂动他的衣袍。窗外是生他养他的夷陵山水,险峻、神秘,却让他感到无比的安心与自在。而此刻,心中却多了一份遥远的牵挂,如一颗投入心湖的莲子,悄无声息地生根发芽。</p>
接下来的日子,魏萧重新投入到夷陵魏氏的日常修炼与事务中。作为长子,他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处理宗务、驯服灵兽、绘制符咒、修炼家传心法。夷陵多异兽奇珍,也多险地秘境,魏长泽时常带着他深入山林,辨识草药,探查灵脉,与各种精怪妖兽打交道。</p>
魏婴则彻底撒了欢,带着他的小狐狸们漫山遍野地疯跑,探索每一个角落,时常弄得一身泥污草屑回来,被藏色散人拎着耳朵教训,却屡教不改。</p>
偶尔,那只额间有火焰纹的灵狐会带回来自云梦的信物。有时是一枚形状奇特的鹅卵石,有时是一片晒干的、纹理漂亮的红叶,有时是一小包新晒的莲子。东西都不贵重,却总能恰到好处地抚平魏萧眉宇间的疲惫。</p>
他也会回赠一些夷陵的特产:色彩斑斓的鸟羽、形状奇特的晶石、或是他亲手刻制的、注入了安神灵力的小木雕。</p>
这种无声的、跨越山水的交流,成了魏萧忙碌修炼生活中一抹温柔的亮色。</p>
一日,魏长泽将魏萧叫到书房。 “阿萧,你年岁渐长,修为也日渐精进。是时候为你炼制一件本命法器了。”魏长泽神色严肃,“我魏氏功法与驭兽、符法相合,法器也需与自身心神契合,方能发挥最大威力。你可有何想法?”</p>
魏萧沉吟片刻。他见过父亲的佩剑“惊蛰”,可引动天雷;母亲的玉笛“清商”,能惑人心神、安抚百兽。他自幼接触各类符咒法器,心中早有模糊的念头。</p>
“孩儿想...”他缓缓道,“炼制一盏灯。”</p>
“灯?”魏长泽略显讶异。</p>
“是。”魏萧目光沉静,“灯可照明破暗,亦可引路导航。内可守心神,外可驱邪瘴。形制可变,或悬于静室,或持于山野。以心神为火,以灵力为油,或许...正合我用。”</p>
魏长泽凝视儿子良久,眼中渐渐露出欣慰与赞赏:“好!灯者,心之明也。不追求锋芒毕露,而求明心见性,持守中正,暗合我魏氏驭兽通灵、符镇八方的根本。很好!为父会为你搜集最好的材料,但炼制过程,需你亲自主导,将你的心神意念,彻底融入其中。”</p>
“是!多谢父亲!”魏萧心中涌起一股热流。炼制本命法器,是修行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p>
此后,魏萧更加忙碌。除了日常功课,他开始大量翻阅古籍中关于灯盏法器的记载,绘制设计图稿,筛选材料。他选择了夷陵地火深处孕育的“赤炎晶”为灯盏主体,又取千年雷击木的木心为灯托,甚至尝试将安抚心神的符咒融入炼制过程。</p>
这个过程繁琐而艰辛,极耗心神。但每当感到疲惫时,他总会看一眼案头那只江潼所赠的莲蓬小玉坠,或者望向云梦的方向,便觉得心绪渐渐宁定,重新投入进去。</p>
修行之路漫长,山高水远。但此刻,少年心中已有明灯渐亮,不仅照亮前路,也温暖着一段悄然滋长、跨越千山万水的稚嫩情谊。</p>
夷陵的山风穿过洞府,带来远方的气息。魏萧知道,他的灯,终将炼成。而未来的路,还很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