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璎珞入宫(2 / 2)

姐姐,我来了。你若在天有灵,就看着妹妹,如何在这地狱里,为你讨回公道!</p>

</p>

长春宫的暖阳,照不到绣坊阴冷的窗棂。</p>

</p>

魏璎珞开始了她的宫女生涯。她沉默寡言,手脚却异常麻利,尤其是绣工,仿佛天生就该吃这碗饭,针线过处,花样栩栩如生,很快便在同期宫女中显露出来。她刻意低调,不争不抢,只默默观察,用那双冷澈的眼睛,记录着宫里的规矩、人情的冷暖,以及……所有关于姐姐魏璎宁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p>

</p>

她不敢明目张胆地打听,只能旁敲侧击。偶尔有年长些的绣娘谈起几年前的事,她便会竖起耳朵,心跳如鼓。</p>

</p>

“……唉,也是可惜了,那么好的手艺……”</p>

</p>

“谁说不是呢,模样也好,性子也静,怎么就……”</p>

</p>

“嘘!快别说了!忌讳!”</p>

</p>

每每到此,话题便戛然而止,只剩下意味深长的眼神和无奈的叹息。这些零碎的言语,像一把把钝刀,反复切割着魏璎珞的心。她越发确信,姐姐的死,绝非意外。</p>

</p>

而长春宫内,永琏已能摇摇晃晃地走上几步,奶声奶气地叫着“皇额娘”。容音的心几乎要化开,所有注意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她抱着永琏在院中晒太阳,指着枝头初绽的桃花,柔声教他:“永琏看,那是花……”</p>

</p>

明玉在一旁笑着凑趣:“咱们阿哥真是聪明伶俐,将来必定像皇上一样,文武双全。”</p>

</p>

一片和乐融融。容音偶尔也会想起那个曾在她孕期掀起波澜、最终又悄然平息的事件,想起静好那日的提醒。但看着怀中健康的孩子,看着如今稳固平静的长春宫,那丝隐忧便慢慢淡了。或许,真的只是李答应那般宵小作祟,如今恶徒已除,风波已定。</p>

</p>

她搂紧怀里的永琏,将脸颊轻轻贴在他柔软带着奶香的发顶。</p>

</p>

宫墙内外,冷暖自知。</p>

</p>

魏璎珞在冰冷的井水里漂洗着丝线,指尖冻得通红。她抬起头,望向长春宫的方向,目光穿过层层殿宇,冰冷而执拗。</p>

</p>

而长春宫内,永琏正抓着容音的衣襟,发出咯咯的笑声,浑然不知宫墙阴影下,有一道为复仇而生的目光,已悄然投注于此。命运的丝线,在无人察觉处,已再次悄然交织,绷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