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了啊。”掌册监瑾玉公公缓缓道。</p>
其他三位大监淡淡地应了一声,他们自然知道瑾玉说这句话的意思。他们每一年的年祀祭典都在等待一样东西——龙封卷轴,只可惜每一年都落空了。</p>
因北离开国时连续两位太子死于非命,于是后来便立下朝规,不立太子。当朝皇帝会将储君的名字写进卷轴之中,在归天的时候,卷轴上所写的名字,就是继任的帝王。卷轴以龙章火封,且里面封藏着未来真龙的名字,所以叫龙封卷轴。卷轴在年祀祭典那一天,一份交由五大监保管,称传帝命。一份交由钦天监封藏,称达天意。数代以来,一贯如此。</p>
只有前朝出了例外,交由五大监的那一份被琅琊王萧若风宣读完后当场撕了,藏于钦天监的那份却莫名消失了,至今不知所踪。</p>
而本朝,明德帝却一直没有赐予五大监和钦天监龙封卷轴。一般龙封卷轴可以更迭,前朝太安帝就换了整整三次。但明德帝迟迟不肯落笔,引来了朝中众多的非议。</p>
明德帝的子嗣在朝中被封王的只有两位,一位是白王萧崇,百般都好,可偏偏是个瞎子。一位是赤王萧羽,声色犬马,风评极差,但母妃却深得明德帝宠爱。</p>
可是这王爷,却还有一位,不在朝中,而在山野——永安王,萧楚河。</p>
虽然没有人当众说过,但朝野上下都有人在悄悄议论,说萧楚河要回来了。他无疑会是比白王和赤王更符合明德帝意愿的选择,如果他真的要回来了,那么今年的龙封卷轴上,又是否会落下名字呢?</p>
但,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一个会率先到来。</p>
终究还是意外先到了,谁也没想到,明德帝竟然会在今日的年祀祭典上当众晕倒过去。</p>
明德二十二年年末,明德帝晕倒在了年祀祭典的天坛之上,朝野震惊。经太医院诊断,是突发心疾所致,虽暂时不至危及性命,但是却一直找不出根治之法,连续六日,皇帝陛下都处于昏昏睡睡的状态,众太医对此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只得求助于钦天监国师齐天尘。可齐天尘来了三次,却也只能做到让皇帝陛下暂时清醒过来罢了。</p>
但是清醒了三次,明德帝就下了三道旨意。</p>
第一道旨意,兰月侯和太师董祝共同监国,统管北离上下所有事物。</p>
第二道旨意,天启城闭城一月,二品以下文官不得进出,二品以上所有军官不得离府。这一道旨意则要更加的具有深意。</p>
第三道旨意,则是一道密旨,由掌印监瑾言公公亲自带到了叶啸鹰的府邸。</p>
三道旨意传到了朝臣中的耳朵里,一是托国,二是防乱,三是震人心。</p>
这三道旨意的用意再明显不过了,可这过于明显的用意,却也显露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p>
这一次,明德帝病的是真的很重。</p>
这个消息也很快就传遍了天启。</p>
而就算天启城闭城一月,明德帝病重,这个消息也像燎原之火,迅速地在北离境内蔓延开来。</p>
雪月城,无双城,唐门,就连远在东南方的赵玉真二人都收到了消息。</p>
有人该回家了。</p>
天启,也要乱了。</p>
——?——?——</p>
<span>小白菌</span>天启这部分的剧情让我好好想想,看是要简略点,还是什么?(?????)?</p>
<span>小白菌</span>但素,我有点点想快点完结(对手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