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逛镇子(会员加更2)(2 / 2)

</p>

逛到日头偏西,两人手里拎满了东西。给耿母买的软底布鞋,藏蓝色的,鞋面上绣着朵小小的兰花,是乔歆欣蹲在鞋摊前挑了半天的,还有用纸包着的荞米糕,油纸渗着油印,沉甸甸的。</p>

</p>

往回走时,路过河边的老槐树,树下的石桌上,几个老太太正凑在一起纳鞋底,线穿过布面的声音“嗤啦”响,看见耿继辉都笑着抬了头“小壮回来啦?”</p>

</p>

“张奶奶,李奶奶。”他一一应着,把手里的糕点分了些过去,纸包递过去时,还能感觉到糕点的温热“尝尝,老马家新做的,软和。”</p>

</p>

老太太们笑着接过去,捏起一块放在嘴里,目光在乔歆欣身上打了个转,眼神里的打趣藏不住“这是你对象吧?真好真好,这姑娘看着就讨喜,啥时候喝喜酒啊?我们老婆子还等着吃喜糖呢。”</p>

</p>

乔歆欣的脸“腾”地红了,像被夕阳染透的云,拉着耿继辉的袖子想走,指尖攥得发白。他却按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稳稳的。他望着老太太们,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认真,像在许下什么郑重的承诺“快了。”</p>

</p>

回去的路上,谁都没说话,可牵着的手却攥得更紧了。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在石板路上交叠在一起,头挨着头,肩并着肩,像幅分不开的画。</p>

</p>

快到家门口时,乔歆欣忽然停下脚步,从帆布包侧袋里摸出个东西,红绳在指尖晃了晃。</p>

</p>

是枚平安扣,通透似水的玉被磨得光滑温润,边缘的弧度圆润得很,显然是被人摩挲了千百遍。</p>

</p>

“这个给你”她的声音轻轻的,像怕被风吹走“一直没机会交给你,上次去山上的庙里求的,老和尚说能保平安。”</p>

</p>

耿继辉接过来时,平安扣在掌心凉凉的,红绳蹭过他的皮肤,带着点痒。他低头看着那枚小小的玉扣,阳光透过玉质照进来,泛着点朦胧的光。</p>

</p>

他抬手把红绳绕到脖子上,平安扣塞进衣领里,贴着心口的位置,隔着布料都能感觉到那点凉意。</p>

</p>

他抬头看她,眼里的光比夕阳还暖,像揉碎了的金子“我会一直戴着。”</p>

</p>

晚饭时,耿母看着他们拎回来的东西,拿起软底布鞋在脚上比了比,笑得眼角的纹都挤在了一起“这鞋好看又舒服,欣欣真会挑。”</p>

</p>

又拿起荞米糕,吃了一口,“这荞米糕我爱吃,泡在粥里啊更好吃。”乔歆欣立刻接话,眼睛亮晶晶的“阿姨,那我明天给您熬南瓜粥,稠稠的,泡着吃正好。”</p>

</p>

晚饭时耿继辉坐在对面,看着乔歆欣给母亲夹菜的样子,看着母亲眼角的笑纹里盛着暖意,还时不时往乔歆欣碗里塞块鱼肉。</p>

</p>

夜色渐浓时,三人搬了竹椅坐在阳台上乘凉。耿母摇着蒲扇,扇风带着月季的香气,讲起耿继辉小时候偷喝米酒,醉得抱着树桩喊“爸”。</p>

</p>

乔歆欣托着下巴听得认真,时不时被逗笑,笑声像风铃在夜里晃。</p>

</p>

耿继辉靠在竹椅上,看着头顶的星星,一颗一颗亮得分明,这样的夜晚,能把一辈子的温柔都装下,母亲的唠叨,爱人的笑眼,还有胸口那枚贴着心的平安扣,都是他往后岁月里,最踏实的念想。</p>

<span>淮书作者</span>会员加更全部送达</p>

<span>淮书作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