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他在姜音面前听到姜音这样夸自己,还真有些不好意思。
“这些都是从姜同志这里学到的。”
同时还觉得姜音真好,明明有自己的工作,但为了他们食品厂还是这样掏心掏肺。
姜音笑了笑不说话。
她当然希望食品厂生产的东西卖的好啊!
东嘉糕点卖的好,她们分的钱越多。
虽然姜音当初根本没想要这分成。
但签合同的时候,赵奶奶分要把钱分给姜音
方子都是姜音整理的,给食品厂拿主意的也是姜音。
就算知道自家孙媳妇人好,但自己也不能这么欺负她啊。
最后在姜音的坚持下,那钱由姜音和赵奶奶平分。
光是上过月的分成,打到姜音账上的就有近一千。
下个月只怕更多。
赵奶奶看到后差点吓到魂都没了。
她啥都没做,就白分了一千?
而且下个月还有?每个月都还有?
————
不出姜音所料,没多久,沪市食品厂也推出了食品礼盒。
好歹是沪市食品行业的龙头单位,他们的礼盒一推出,就直接占据了各个零售点。
老牌子,而且价格低。
很快沪市食品厂的礼盒也流行开来。
何经理愁到头发都掉了许多,但姜音提前给他打过预防针,他还能强迫自己不要太去关注。
马上,他们就有新的礼盒推出了!
想是这么想,但不担忧是假的。
可看到下面交上来的销售数据时,何经理傻眼了。
怎么他们的销量不仅没变少,反而变多了?
去问了姜音才知道,沪市食品厂生产的礼盒固然卖的好,但是买是那些觉得东嘉礼盒贵的人。
东嘉礼盒里的糕点是姜音和赵奶奶亲自把关。
用的原材料好,模具精美。
如果说之前大家还觉得东嘉食品厂的礼盒贵。
但现在看了沪市食品厂生产的礼盒后......
嗯,一分钱一分货,贵有贵道理啊。
这一刻,何经理突然就知道了姜音当初给他们的建议有多高明。
是啊,沪市食品厂这些年在沪市这一块的市场占有额是毋庸置疑的。
这也就让大家都觉得沪市食品厂的东西肯定也更“接地气”,所有人都能买的起。
这种时候,自诩比最底层工薪阶层要高档一些的人就不愿意买账了。
后面何经理按照姜音的建议,推出了好几款抹茶味的产品,同时还推出时令礼盒。
腊八礼盒,新春礼盒,元宵礼盒等等。
礼盒的内容和包装都与时令节日相关。
这半年下来,沪市人再碰到买礼盒的事情,脑海中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就是东嘉的礼盒。
————
姜音赵奶奶的事业风风火火,赵寅这边也没有停下。
东嘉食品厂的改制这么成功,沪市机械厂咬咬牙,下血本从国外引进生产线。
而赵寅作为唯一精通外语的技术指导,在其中充当了顶梁柱的作用。
此外,伴随着个体户和自由市场的发展,他们的运输公司也跟着水涨船高。
赵寅瞄准鹏城,在刘大志的支持下,毅然将运输公司从沪市搬到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