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音反应坦荡多了,接过纸,“辛苦老师您还专门跑一趟。”
张浩咬牙,“不辛苦,不过姜音同学,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这才大一就这么张扬,恐怕不太好。”
姜音浅浅笑了。
如果是几年后,她可能还真不会这么冲动。
但这是什么年代,张浩想必比她更清楚,要不然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东西弄好送过来呢。
“那我还真要谢谢张老师提醒了,不过我也要提醒张老师一句,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咱们学校这么多学生,几万双眼睛盯着在呢,张老师行动也要多小心啊。”
听出姜音在警告他,张浩眯眼,“很好。”
“很好就好,老师我要播音了,您没事就先回去吧。”
等张浩走后,简城野担忧地看了姜音一眼,“咱们都是学生,你这样直接跟老师对上不好。”
姜音耸肩:“我也不想啊,这不是没有办法?”
毕竟,校庆主持人的位置,她也想要。
毕业后的工作分配不确定性太大。
饶是姜音想在大学四年躺平,也不敢真的当咸鱼。
把这件事扯出来,孙思南老实了,学校这边也公开招募校庆主持人,一举两得,多好。
————
姜音这边忙着参加主持人面试,赵寅也没闲着。
手里的钱一下子去了一大半,赵寅心里不踏实。
乘着没课的时候,把沪市这边的农贸集市和周边郊区都走了一遍。
发现沪市这边农产品和工业产品虽然都和其他地方一个价。
但是这边人的生活水平比其他地方要高一些。
家里底子厚,有更多的钱去买衣服鞋子,和工业品。
但大家的票证都是有限的,百货商店的工业品供应也是有限的。
这就造成了下面市场工业票和工业票的价格高到离谱。
这么大的利润蛋糕在,赵寅不去分一口都对不起他自己。
正在他思考怎么去弄商品的时候,刘大志也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随着知青回城,那些被分配到边境的人也都回来了。
他们回来的时候带了不少东西。
不仅有当地的农副产品,还有并不属于他们这里的外国货!
刘大志说的时候,兴奋到眉毛都在颤抖:“你不知道,他们那粮食卖的特别贵,但是什么收音机啥的卖的很便宜!”
粮食卖的贵,他们可以收粮食过去卖。
再用卖了粮食的钱去买那边的工业产品。
这样倒腾一次,赚的可比卖书多多了。
两人合计了一下,这还真的行得通。
就把那些工业品拿到沪市这边来。
赵寅现在是学生,身份不合适,刘大志也没这么多精力去一件一件卖。
赵寅出了一个主意:“东西直接出给下面的头头,打包价给他们,让他们去卖。”
这些人常年活动在下面的市场。
对这些东西熟悉的很。
也不容易出问题。
刘大志也觉得这行的通,一点头,“就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