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百废待兴,百舸争流,只有去争去抢,才能力争上游(2 / 2)

“你这小体格抓坏人啊?再说我们只要部队转业的,还有选择各地优秀的保卫干事和治保委成员,经过警察干校短期培训才能上岗。我要没参加党校学习啊,我也进不了保卫局。”

78年4月,吉林省政法干部学校增设公安中专班,招收首批中专学生。80年,公安中专班改为吉林省人民警察学校。

78年7月,辽宁省劳改干部学校改为辽宁省公安学校。80年7月,更名为辽宁省人民警察学校。

78年10月,建立黑龙江省公安学校,80年9月,更名为黑龙江省人民警察学校。

东三省的公安学校差不多都是今年改制,开始招收中专生,全国都缺警察。

前些年是军管会领导人武部,执行公安的职能。

七十年代机关机构设置简单,警力严重不足,基层派出所数量不足,有些郊区和乡镇没有派出所,有的公社只有一名公安特派员,还不是警察身份。

主要依靠各单位专职保卫干部,基层保卫组织是当时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六七十年代女民兵的枪法也不差,全民皆兵不是说说的。

“我没说当公安,就是实习一下。”

“在实习单位表现优异,单位考核同意后会考虑留下实习生,这句话你理解吗?”

“我努力干活呗。”

万善在沙发上翘起二郎腿,万荃谄媚地给他拿烟点火,轻轻捶万善肩膀,“大哥,说说呗。”

“行政25级,就是7级办事员叫什么?中专生转正,现在工资普调差不多39块。”

“大哥,你意思实习是9级吗?”

“不管是8级、9级还是10级办事员,证明没转正的中专生也能进单位,没转正包不包括实习期没毕业的呢?”

万善吐出一口烟圈,“原来皮鞋厂的邢丽娜,中专实习就是那个厂,转正还是,等她爸升任厂长,她已经是厂办三组的小组长,过两年就是副科,跟咱爸一样。”

“现在百废待兴,百舸争流,你只有去争去抢,才能力争上游。随大流就白瞎这个时代,如今政策要解决很多老干部重新启用,那就预示着职位稀缺,压缩年轻人的岗位,如果你能挤进去,日后顺利接替老同志的班儿也是顺水推舟的事儿。”

梁秀琴扔掉核桃壳,一小碗锥子挑好的核桃仁递给贺棠,“你大哥的意思没懂啊?别没头苍蝇一样找实习单位,要专业对口,还要选好单位,这样家里帮你使使劲留下来。”

万善盛赞母亲,“要不说咱妈是工会干事,这职场智慧杠杠的,我就随了您的脑子,聪明好学。”

“又瞎说。”梁秀气没好气给了万善一下,眼睛都要笑没了。

万立文折上报纸,“你这说的都是啥?万荃一个学生,没有工作经验,跟老师傅学经验才是首要的,哪儿那么多门道?”

“你不懂就闭嘴吧,赶紧洗洗睡吧。”

“爸,您呐,怨不得质检员干那么多年,跟你说不明白,万荃听我的,保管一辈子感谢我。”

万有搓着手指头,他实习去哪儿?大哥不管了?

晚上,一轮运动后,贺棠气喘吁吁问:“小丹是不是也要提前找好单位?”

“放心,小姨子的事儿包在我身上,奖励奖励我。”

贺棠又害羞又主动,这复杂的情绪体现在姿势上,万善一晚上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