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简的独子秦羽明明就在他们的马车里,对方却公然声称已将孩子收养,再联想到沿途所见那张污蔑吴氏‘抛弃亲子、卷款潜逃’的海捕文书,凌川已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猜到了七八分。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那道圣旨——朝廷追封秦简为武毅将军,并恩准其子入大理寺任职。
“将军,这分明是有人想要冒名顶替秦羽去神都啊!”苍蝇放下密信,恍然惊道。
凌川微微颔首,对那传信士兵沉声吩咐:“速去告知寇悔,给我彻查此事!所有参与之人,一个都不许漏掉,待本将军亲自处置!”
“遵命!”士兵领命,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尽管秦羽年幼,不可能立即赴任,但按例将入国子监修习,待成年后便可直接出任大理寺寺承。
这可是陛下亲许的六品官职,是无数寒门学子苦读十年都难以触摸到的门槛。
虽无人会羡慕这用父亲性命换来的恩荫,却难保没有人不眼红。
起步便是六品京官,还是在大理寺这等要害部门,可谓平步青云。
无论日后留任大理寺,还是转调刑部、内阁乃至督查院,前途皆不可限量,而且,历朝宰相中,便不乏从大理寺出身者。
在如此巨大的诱惑下,有人铤而走险,也就不足为奇了。
种种迹象表明,这是有人精心策划的一场偷天换日之计,意图冒名顶替秦羽,夺取那个陛下‘钦点’的前程,故而才会绑架吴氏母子,再以通缉文书混淆视听,堵住那些不知情的百姓之口。
按目前行程,明日天黑前便可抵达乐平县,凌川暗自思忖对策,此处不比北疆,行事不能再那般肆无忌惮。
当晚,凌川让苏璃请吴氏母子一同用饭,看得出吴氏教养良好,秦羽在她教导下也十分乖巧懂事。
闲谈中凌川得知,以往秦简的军饷寄回家后,吴氏省吃俭用,坚持送秦羽读书。
凌川又询问其家世,得知他们住在乐平县城南,邻里多是同族,但因秦简常年戍边,家中缺少劳力,田地只得租与他人,每年收些粮食糊口,若非有军饷接济,母子二人生活都成问题。
邻里只知秦简在北疆从军,却不清楚其军职,所以,平日里欺负他们孤儿寡母之人,也不在少数。
直到此次节度府送回骨灰、宣读圣旨,众人方知秦简已是堂堂五品将军。
次日清晨,凌川照例晨练,忽见一个小小身影在不远处驻足观望,正是秦羽,凌川收刀入鞘,含笑走近。
小家伙似有些畏惧,想要退回屋中,但见凌川笑容温和,便攥着衣角站在原地。
“羽儿,有事吗?”凌川蹲下身,与他平视。
秦羽摇了摇头,目光却始终黏在凌川腰间的佩刀上。
“叔叔!”他怯生生地问,“你的刀为什么跟我爹爹那把不一样?”
凌川郑重说道:“你爹爹那把刀,可比叔叔这把厉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