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室的晨光
周三清晨的京都府警古籍室飘着樟木香气。苏晴雪跟着高明穿过高耸的书架,看着他熟练地踩上木梯,从顶层取下一卷泛黄的《延喜式》抄本。"原世界没有搜索引擎,"高明戴上白手套,将抄本摊开在阅览台上,"但古人有'类聚法'——就像你说的现代思维导图。"
当高明用朱笔在和纸上画出检索树状图时,苏晴雪突然笑出声:"这和我高中做的历史笔记一模一样!"她从帆布包里掏出笔记本,翻开的页面上贴满彩色便利贴,用荧光笔标注着"大化改新与商鞅变法对比"。高明的目光在那些跳跃的线条上停留了很久,突然说:"下午带你去个地方。"
西本愿寺的樱花雨
他们在西本愿寺的樱花树下遇到了正在写生的老和尚。苏晴雪看着高明用流利的古文和住持交谈,突然意识到这个总板着脸的男人,其实比谁都懂如何在传统中寻找温度。"他说你的笔记本像江户时代的'往来物'。"高明翻译道,将老和尚赠送的樱花书签递给她,"古人用这种方式传递知识,就像你现在做的。"
景光赶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兄长正弯腰帮晴雪捡起散落的笔记,女孩踮脚替他拂去肩头的樱花瓣。那一刻他突然想起现代时,晴雪曾对着手机里的京都照片叹气:"好想去看看真正的樱花。"现在她看到了。
深夜厨房的推理时间
那晚在高明的公寓,三人围着餐桌分析一起悬案。当高明念出"死者手中紧握的半张和歌"时,苏晴雪突然说:"会不会是密码?"她拿出手机(景光偷偷留下的现代物品)调出九宫格键盘,"原世界的和歌是五七五七七句式,对应数字键的话..."
高明看着女孩在纸上画出的密码表,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十岁的景光举着写满歪扭数字的纸跑过来,"哥哥你看,这样就能记住乘法表了!"那时他只觉得弟弟胡闹,现在才明白,有些看似无用的"异想天开",或许藏着最珍贵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