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删掉的,明天(2 / 2)

另一边,周小棠在班级群里发了段语音:“同学们!鸡兔同笼不用怕!用编程的思路,先设头数,再算腿数,最后解方程——我昨天用这个方法,考了98分!”</p>

放学时,周小棠蹦蹦跳跳地来找周明远:“哥!我妈说我最近数学进步特别大,要请你和小帅哥哥吃饭!”</p>

周明远揉了揉她的头:“小帅哥哥说,下次考试你要考进班级前十,他就教你写个‘自动批改作业’的小程序。”</p>

“真的?!”周小棠眼睛亮得像星星,“那我今晚就复习!”</p>

第五章:家族群的“凡尔赛”现场</p>

晚上八点,家族群炸了。</p>

外婆首先发了张照片:周明远举着92分的数学卷,周小棠抱着98分的试卷,两人旁边摆着李小帅送的编程机器人。配文:“我家小帅出马,一个顶俩!”</p>

姑姑秒赞:“小帅这教学水平,比我请的家教强多了!”</p>

表哥(周明远的亲哥,20岁,大二)酸溜溜地评论:“我当初中考数学才考70分,要是有小帅教我……”</p>

李小帅的妈妈(李婷)回复:“你小时候最烦学习,现在倒羡慕起小帅了?”</p>

表哥:“谁让我没摊上个天才弟弟!”</p>

爷爷转发照片到家庭大群,配文:“我孙子,13岁教初中生、小学生,还能进世界顶级实验室——你们说,这是不是‘光宗耀祖’?”</p>

评论区瞬间被“哈哈哈”“膜拜”“求表哥表妹的学习方法”刷屏。</p>

第六章:实验室的深夜对话</p>

深夜十一点,实验室只剩李小帅和安德森教授。</p>

教授递来一杯咖啡:“你今天教表兄妹时,提到‘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拆解复杂问题’——这给了我启发。我们的类脑计算模型,或许该增加‘人机交互友好度’。”</p>

李小帅接过咖啡:“其实我小时候也觉得数学很难,直到外婆用‘买糖’的例子教我加减法。”</p>

“你外婆很智慧。”教授笑了笑,“你有没有想过,未来把你的学习方法写成一本书?”</p>

李小帅摇头:“我更想把这些方法用在教学中。比如,给偏远地区的孩子设计编程启蒙课,用他们熟悉的事物(比如放牛、种玉米)解释算法。”</p>

教授沉默片刻,认真地说:“你不仅是个天才,更是个有温度的人。”</p>

李小帅低头喝了口咖啡,窗外的月光洒在他脸上。</p>

第七章:家庭聚会的“意外彩蛋”</p>

周末家庭聚会,周明远和周小棠特意给李小帅带了礼物——周明远用零花钱买了个“科学家主题”乐高(里面有微型实验室模型),周小棠则编了个“编程版鸡兔同笼”小游戏。</p>

“小帅哥哥,这个游戏里,你可以自己设头数和腿数,然后看鸡和兔子怎么‘跑’出来!”周小棠演示着,屏幕上的小鸡和兔子蹦蹦跳跳,“我加了音效,答对了会有‘叮’的一声!”</p>

李小帅玩得正入神,外婆突然举着手机喊:“大家快看!小帅的实验室发来消息了!”</p>

屏幕里是安德森教授的留言:“小帅团队的‘分层学习算法’取得突破性进展,预计三个月内完成论文。祝贺!”</p>

家族群里瞬间炸了:</p>

“我的天!13岁就发顶级论文?!”</p>

“小帅这是要当‘少年科学院士’吗?”</p>

“明远、小棠,赶紧抱紧小帅大腿!”</p>

周明远挠了挠头:“哥,我以后能跟你学编程吗?”</p>

李小帅把乐高递给他:“先把你九年级数学考到85分再说。”</p>

周小棠拽了拽他的衣角:“那我呢?我能跟你学AI吗?”</p>

“等你小学毕业,我教你写第一个神经网络模型。”李小帅摸了摸她的头,“但现在,先去吃外婆做的红烧肉——我闻到香味了。”</p>

尾声:天才的“人间烟火”</p>

深夜,李小帅躺在床上翻手机,家族群里还在刷屏:</p>

“小帅什么时候办个‘学习方法讲座’?我要报名!”</p>

“我让儿子把周明远的数学卷贴在书房,激励他!”</p>

“小棠的游戏我下载了,我闺女玩得不肯睡觉!”</p>

他笑了笑,关掉手机,望向窗外的月亮。</p>

白天在实验室,他是能和诺贝尔奖得主讨论的“天才科学家”;</p>

晚上在外公外婆家,他是能教表哥表妹“打怪升级”的“表哥”;</p>

而在心里,他始终记得——</p>

所有的“天赋”,都抵不过家人的支持和爱。</p>

(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