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霜降。</p>
</p>
永和宫暖阁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着窗外的寒意。年世兰却觉得心头有一股冷火,灼灼燃烧,几乎要破胸而出。</p>
</p>
颂芝垂手立在下方,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如同冰珠砸落玉盘:“……娘娘,查清楚了。那个姓钱的小管事,每隔半月,便会以采买杂物的名义出宫一趟。每次都会去西城一家不起眼的茶楼,要一个临街的雅间,坐上一炷香的时间。而每次他离开后不久,敦亲王府的一个二等管家,也会从那个雅间里出来。”</p>
</p>
年世兰的手指猛地收紧,指尖嵌入掌心,带来一丝尖锐的痛感,却让她更加清醒。</p>
</p>
“确认了吗?”她的声音嘶哑,带着一种压抑到极致的平静。</p>
</p>
“确认了。咱们的人扮作伙计,看得清清楚楚。他们也试图跟踪过那个管家,但他很警觉,每次绕的路都不同,最终都进了敦亲王府的后门。”颂芝顿了顿,补充道,“还有,奴婢们设法查了那家茶楼的账目,发现钱管事每次去,点的都是最贵的茶和点心,但结账的银钱,却远超出其所点之物。多的部分……账房说是‘贵人赏的’。”</p>
</p>
“贵人赏的……”年世兰重复着这四个字,唇角勾起一抹冰冷彻骨的笑意,“好一个‘贵人赏的’!好一个敦亲王!好一个皇后!”</p>
</p>
线索终于串起来了!</p>
</p>
钱管事通过茶楼雅间这个中转站,接收来自敦亲王府(很可能是皇后通过敦亲王福晋娘家这条线)的指令和银钱,然后再利用职务之便,在御药房或是其他环节做手脚。那个小药童老家突然发财的远房表哥,恐怕也是类似的操作!</p>
</p>
虽然依旧没有直接证据指向端妃那碗安胎药,但这条隐藏的链条,已经足够清晰地将皇后、敦亲王与她的落胎事件联系起来!</p>
</p>
复仇的火焰在她眼中疯狂跳动,几乎要焚毁理智。但她死死压住了。现在还不行。这点证据,扳不倒根深蒂固的皇后,更动不了有军功在身的敦亲王。她需要更有力的东西,需要一击必中的时机!</p>
</p>
“那个钱管事,最近一次出宫是什么时候?”年世兰冷冷地问。</p>
</p>
“回娘娘,是三日前。按惯例,下次出宫应在十日后。”</p>
</p>
“很好。”年世兰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继续盯死他。下一次他出宫,想办法,在他和敦亲王府管家接触之后,把他给本宫……‘请’回来。”</p>
</p>
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令人胆寒的杀意:“记住,要活的,要悄无声息。”</p>
</p>
“嗻!”颂芝心头一凛,知道娘娘这是要动真格的了。</p>
</p>
“还有,”年世兰转过身,目光锐利,“此事绝密。除了行动的人,不得再有第三人知晓。尤其是……碎玉轩那边,暂时也不要透露分毫。”</p>
</p>
甄嬛如今正得圣宠,目标太大,且此事牵连前朝亲王,过于凶险,她暂时不想将甄嬛彻底拖入这泥潭深处。</p>
</p>
“奴婢明白!”</p>
</p>
颂芝退下后,年世兰独自站在窗前,久久未动。冰冷的恨意与即将复仇的快意交织在她心中,让她整个人散发出一种危险而迷人的气息。</p>
</p>
端妃,皇后……你们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p>
</p>
</p>
碎玉轩内,甄嬛也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p>
</p>
并非来自华妃——华妃依旧通过颂芝送来日常的关怀和小物件,标记的诗集也按时送回,一切如常,甚至比往日更显得“平静”。</p>
</p>
而是来自皇后。</p>
</p>
皇后近日对她似乎格外“关怀”。时常召她去景仁宫说话,赏赐不断,甚至开始让她协助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宫务,比如核对一下各宫份例发放的清单,或是安排一些小型赏花宴的座次。</p>
</p>
美其名曰:“莞嫔细心周到,又得皇上爱重,也该早些为六宫事务出力,替本宫和华妃分分忧。”</p>
</p>
这种抬举,与当初抬举安陵容如出一辙。甄嬛心中警铃大作。皇后这是要将她也架起来,一方面显得自己大度贤良,另一方面也是将她置于华妃的对立面,至少是潜在竞争者的位置。</p>
</p>
她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处理宫务时事事请示皇后或敬妃,绝不擅自做主,对华妃那边也依旧保持恭敬疏远的态度,让人抓不到任何错处。</p>
</p>
这日从景仁宫出来,恰好在宫道上遇见也要去给皇后请安的安陵容。</p>
</p>
安陵容见到甄嬛,脸上立刻堆起甜美的笑容:“莞姐姐这是刚从皇后娘娘那儿出来?娘娘真是疼爱姐姐,时常召见呢。”</p>
</p>
甄嬛微微一笑:“皇后娘娘慈爱,不过是询问些琐事罢了。比不得妹妹琵琶精妙,时常能为娘娘分忧解闷。”</p>
</p>
安陵容眼神闪烁了一下,上前亲热地挽住甄嬛的胳膊,压低声音道:“姐姐,有句话……妹妹不知当讲不当讲。”</p>
</p>
甄嬛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妹妹但说无妨。”</p>
</p>
安陵容左右看了看,声音更低:“妹妹也是听底下人碎嘴……说姐姐如今圣宠正浓,又得皇后娘娘青眼,只怕……只怕华妃娘娘那边,心里会不痛快。姐姐还需……早做打算才好。”她说着,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华妃娘娘的性子,姐姐是知道的……”</p>
</p>
甄嬛看着她那双看似清澈无辜的眼睛,心底泛起一丝寒意。安陵容这话,看似关心,实则是在挑拨离间,暗示华妃会因嫉妒而对她不利,怂恿她彻底倒向皇后。</p>
</p>
“妹妹多虑了。”甄嬛抽出胳膊,笑容淡了几分,“华妃娘娘雍容大度,岂是那等心胸狭隘之人?皇后娘娘慈爱,华妃娘娘威严,皆是臣妾本分,不敢有丝毫怠慢偏颇。这些话,妹妹日后还是不要再说了,免得惹祸上身。”</p>
</p>
安陵容被她不软不硬地顶了回来,脸上有些挂不住,讪讪道:“妹妹也是为姐姐着想……”</p>
</p>
“妹妹的心意,我心领了。”甄嬛打断她,“时辰不早,妹妹快去给皇后娘娘请安吧,免得误了时辰。”</p>
</p>
说完,她微微颔首,带着流朱转身离去。</p>
</p>
走出几步,甄嬛还能感觉到安陵容那如芒在背的目光。她心中冷笑,皇后的手段果然层出不穷,连安陵容这颗棋子都用上了。</p>
</p>
看来,皇后是铁了心要离间她与华妃了。</p>
</p>
回到碎玉轩,甄嬛立刻将今日与安陵容的对话,以及皇后近日异常的“关怀”,通过标记诗句的方式,紧急传递给了华妃。她在诗中标记了“桃李之言”、“口蜜腹剑”、“树欲静而风不止”等句,暗示有人挑拨、局势微妙。</p>
</p>
华妃必须知道皇后的动向。</p>
</p>
</p>
永和宫收到甄嬛标记的诗集时,年世兰刚听完颂芝关于布置捉拿钱管事的最新汇报。</p>
</p>
她翻开诗集,看到那些新鲜的、带着焦急意味的标记,冰冷的心湖竟泛起一丝微澜。</p>
</p>
甄嬛……她在向自己示警。她在担心自己会被皇后的“关怀”所迷惑,或者担心自己会因皇后的挑拨而对她产生疑心。</p>
</p>
一种奇异的、近乎慰帖的感觉涌上心头。在这种四面楚歌、步步惊心的时刻,有一个人,能如此敏锐地洞察危机,并毫不犹豫地站在她这边,向她传递信息……</p>
</p>
这种感觉,是她两世为人都极少体验过的。</p>
</p>
她提笔,在那本诗集的最后一页空白处,用朱笔写下了一个字:</p>
</p>
“靜”</p>
</p>
然后让颂芝立刻将诗集送还碎玉轩。</p>
</p>
没有多余的解释,只有一个字。</p>
</p>
她相信,以甄嬛的聪明,一定能看懂。</p>
</p>
靜。静观其变。以静制动。不要自乱阵脚。有我。</p>
</p>
果然,碎玉轩那边收到回应的诗集后,再无异动。甄嬛依旧每日去景仁宫应卯,处理着皇后分派的无关紧要的琐事,态度恭顺谦卑,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p>
</p>
年世兰得知后,唇角微扬。</p>
</p>
很好。沉得住气,才是成大事者。</p>
</p>
皇后的这点小把戏,在她看来,不过是跳梁小丑的徒劳挣扎。等她把钱管事这条线挖出来,拿到确凿证据,皇后现在笑得有多慈祥,到时候就会哭得有多难看。</p>
</p>
现在,她只需要耐心等待。等待那个收网的时刻。</p>
</p>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p>
</p>
皇后见甄嬛滑不溜手,离间计似乎效果不大,便又生一计。</p>
</p>
这日,宫中传来消息,久病卧床的端妃,病情突然加重,太医院几位太医联合会诊,皆摇头表示情况不妙,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p>
</p>
消息传到景仁宫,皇后捻着佛珠,长长叹了口气,眼中却闪过一丝精光:“端妃妹妹真是福薄……传本宫旨意,用最好的药,务必尽力救治。另外……端妃妹妹病中孤寂,让各宫嫔妃轮流去延庆殿侍疾吧,也算尽尽姐妹情分。”</p>
</p>
这道旨意一下,后宫哗然。</p>
</p>
谁不知道端妃与华妃是死对头?当年华妃落胎,虽无确凿证据,但矛头直指端妃。如今让各宫嫔妃,尤其是华妃和与华妃交好(至少在众人眼中如此)的莞嫔去给端妃侍疾,这不是往华妃心口插刀吗?更何况端妃病重,万一侍疾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谁担待得起?</p>
</p>
这分明是一石二鸟的毒计!既恶心了华妃,又给所有嫔妃,特别是甄嬛,设下了一个巨大的陷阱!</p>
</p>
敬妃接到旨意,都觉得头皮发麻,硬着头皮来永和宫与华妃商量排班事宜。</p>
</p>
年世兰听完,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淡淡道:“皇后娘娘真是仁德。既然是她老人家的旨意,照办便是。至于排班……敬妃妹妹看着安排就好,不必来回本宫了。”</p>
</p>
敬妃见她如此平静,反而更加不安:“娘娘,这……莞嫔那边……”</p>
</p>
“莞嫔怎么了?”年世兰挑眉,“皇后娘娘的旨意,难道她敢不从?还是敬妃妹妹觉得,本宫会因此为难莞嫔?”</p>
</p>
“臣妾不敢!”敬妃忙道。</p>
</p>
“那就去办吧。”年世兰挥挥手,显得意兴阑珊。</p>
</p>
敬妃只得退下。</p>
</p>
颂芝关上门,担忧地看向年世兰:“娘娘,皇后这分明是……”</p>
</p>
“本宫知道。”年世兰打断她,眼神冰冷,“她想看本宫失态,想看本宫为难甄嬛,想看延庆殿出点什么事,好一箭双雕甚至一箭三雕。”她冷笑一声,“本宫偏不如她的意!”</p>
</p>
她沉吟片刻,道:“去告诉咱们在太医院的人,仔细盯着延庆殿的用药和端妃的病情。本宫倒要看看,端妃这病,是真不行了,还是有人想让她‘不行’了。”</p>
</p>
如果端妃在这个时候“恰好”死了,而侍疾的恰好是甄嬛或是其他什么人……那这黑锅,可就扣得结实了!</p>
</p>
皇后,果然够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