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航程
两年之后,二零三三年,八月里的一天,梦娜坐在电影院里,看着前方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情节,因为掉落入时间黑洞而穿越到恐龙时代的主角们,正在烤小盗龙来吃。
影院中一片哈哈的笑声,梦娜也笑,这个情节真的很有趣啊,穿越到了巨兽奔腾的时代,在安全问题之外,第一个面临的就是食物问题,那一队大学生探险队员用篝火暂时保护了自己的安全,和所有动物一样,恐龙也是怕火的,面对熊熊篝火,方才有一只体长八米的异特龙都没有靠近,更不要说相对小型的两米长的迅猛龙,方才抓到了一只小盗龙,大家就围坐在一起吃烤小盗龙的肉,还有一些蕨类植物煮的汤。
二十几个人的团队,只有一只小盗龙可以吃,是有一点少了,不过梦娜此时是在心疼小盗龙,很漂亮的一种恐龙啊,翠蓝橙红的羽毛相当鲜艳,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当它们展开翅膀滑翔在林间,真的有一点好像小型的凤凰,实在有一点不忍心捉住烤来吃。
学生们也正在热烈地讨论这件事:
“肉太少了,虽然接近一米的长度,可是大部分都是尾巴,拔掉了毛之后,没有多少肉,不过一层皮包着长长的尾骨。”
“迅猛龙其实也可以捉来吃的,设置陷阱捉那种小的,相对容易捉,肉也会更嫩一些。”
“我觉得还是想办法捉活堡龙,虽然个头稍大一点,不过毕竟是食草恐龙,而且行动还迟缓。”
一个男生笑道:“可是活堡龙有重型装甲啊!”
女生耸耸肩:“虽然是个大型的乌龟,不过毕竟风险小啊,我们从脖颈那里入手,总有成功的希望。”
另一个女生叹道:“可惜迅猛龙的个头虽然已经算是袖珍,却也比我们要大,否则捉来幼崽,从小驯养,将来或许会帮我们打猎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旁边一个女生眼睛一亮:“是个好主意,假如捉到了,真的可以试一试,用恐龙来狩猎恐龙,比我们高效得多。”
然后就是这些学生在侏罗纪的艰难生活,虽然带了一些野外生存的装备,可是并没有热武器,只有刀具之类,她们是充分发挥了人类求生的智慧,自制弓箭,还设置了大型的陷阱,前端削尖的攻击木桩,可以穿透中型恐龙的身体,假如打到了中型猎物,其实也有几吨重呢,肉当然是不能一餐吃完的,就将剩余的肉用燃着的植物叶片熏干,做成熏肉,长期保存,一边求生,一边寻找回家的方法。
梦娜身为电影制作方的员工,当然对剧情熟悉得不能再熟,可是她还是来影院观看,毕竟是公司第一部自有版权的动漫电影,感觉很是不一样,就好像古晶奇说的:“代工就是廉价劳动力,一定要出自己的作品。”
因此这第一部电影,可以说是精工细作,梦娜从前对古晶奇最大的印象就是特别能计算金钱,极力压缩成本,可是这一次发现,她也有肯舍得花钱的时候,这一次虽然是拉来了投资赞助,可是古晶奇也是表现出难得的耐心,对制作的要求相当的高,那态度就是“一定要出精品”,梦娜也是激起了情怀,加班加点,花费许多心血,绘制出栩栩如生的侏罗纪背景画面。
期待了四年的时间,今天电影终于上演,怎么能让人不心怀激动呢?因此梦娜便自己买了票来看,也算是给本公司的电影冲一下票房。
《侏罗纪航程》首映之后,反响非常好,电影院纷纷加映,几乎每一场上座率都非常高,梦娜看到这样的反馈,虽然自己不是公司老板,也感觉非常高兴,毕竟自己参与了制作啊!
不知古晶奇有没有买通告,反正各网络媒体这一阵多在讨论这一部影片,许多都是在夸赞,可是也有人说:“为什么满屏幕都是女人?资本给女权收买了吗?”
梦娜读到这句话,科科一笑,原来这就是女权了吗?那些人可真敏感,发现了影片角色偏重女性,难怪当初孙康极力坚持这一点,角色性别不能变,她自己全程参与编剧,心心念念提防不要改成大男主,突出男主的戏份。
对于这样的评论,梦娜注册了小号,发言道:“文艺作品的视角和意识,不是单用数角色人头就能体现的。”
全盘拷贝了男男文粉丝的“理论”,只不过把“文字作品”改成“文艺作品”,耽改剧这些年来大行其道,迪尚虽然是从这里面赚钱,梦娜的工资也有一部分是自耽改动漫而来,可是她如今更加有意识地去看待文艺风向,男男作品的粉丝如此狂热,甚至说到“耽美是女性解放,是女权”,就让她感觉很是有一点莫名其妙。
日本的男男耽美,最起码在漫画方面,与中国男男耽美有很大不同,许多都是悲剧,比如说《风と木の诗》,吉尔贝尔虽然与心爱的人一起摆脱了梦魇一般的学校,但是外面的世界同样严峻,吉尔贝尔最后染上毒瘾,给马车撞死,表现的是对社会的揭露,然而在中国,就是一群女粉在迷恋双男主,满口“真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了,即使是揭露社会的严酷,男男耽美所隐含的一个问题是,难能用女性形象去展示,要借助男性角色,这也是一位学者戴锦华所提出的,“不能在女性形象上,放置女人的社会性自我,女性的社会模板,要么就是花木兰,要么就是旧模板”,其实花木兰也不算是怎样新的模板。
要说孙康,这几年一直在写作,梦娜找到了她的专栏,将她的作品基本都看了一遍,孙康的第一部作品是短篇集,都市灵异故事,第二部则是写动物社会,写的是鬣狗的社会,对非洲草原上面的生态描写得非常好,第三部是一个中篇科幻,讲异形,改编为动画电影的是她的第四部,第二篇科幻。
大概因为改成电影很给人以鼓励,孙康之后持续高产,这几年又写了两部长篇,一篇是全球都给厚厚的冰雪覆盖,地表完全是冰雪世界,人们进入地下生活,利用地热维持人类文明;另一篇是昆虫星球,未来某一天,人类消失,昆虫族群壮大,并且具有了高等智慧,生态位最优势的是蜜蜂、螳螂、蚂蚁,分别占据高空、地表和地下,人类最后一名成员在生命保存系统之中醒来,睁开眼睛,映入她视野的就是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梦娜读了几章之后就感叹:“都是母系啊!”
梦娜和孙康的关系不错,超越了工作联系,有了个人之间的纽带,孙康也来看她的漫画,尤其是那一部《冰封之境》,孙康的留言是:“真带感啊!刚刚看过‘末日倒数’的纪录片,酝酿许多年的《冰盖漂星》终于通了梗,现在再看你的这部漫画,又扩充了许多内容,实在太真实了。”
梦娜:那是当然啊,都是实地拍摄呢,而且还有遗留下来的灾难日记补充剧情。
孙康后面写的这两部长篇,梦娜以为也很适合改编成电影,昆虫文明的那个很可以改成动画电影,至于《冰盖漂星》,或者真人影片更好,更有效果感,观众更加容易代入,至于地面的冰雪严寒,特效完全可以搞定。
梦娜和她谈起改编影片的事情,孙康深有感触:“其实我还是很感谢古总的,无论如何,尊重了原创,没有偏离太多,当初也有别人和我谈这部的版权,给出的价格比古总要高,但是他们要求我不能左右后续的改编,可以参与,但是究竟改成什么样子,要有他们来决定。我虽然是很希望自己的文能够搬上银幕,有几个作者不渴望这个呢?可是我还是想要一部尊重原着的影片,不希望给人家改得面目全非,我可能是有一点清高吧,如果是那样,我宁可不卖版权,古总虽然版权费给的不高,但是她答应我不会偏离主旨,也尊重我对改编剧本的建议,所以我就和她签了约。”
身为一个女性作者,写的又是女主题材,因此在改编的时候,真是提心吊胆,不知会给改成什么样子,许多前车之鉴都在眼前,孙康是比较有个性的,她并非职业写手,只是喜欢写作,从高中时候就写网文,断断续续写了很多年,起先是零零散散地发,写言情也写男男文,从读大学开始,便正式驻站,另外她是有自己本身的工作,虽然非常喜欢写作,不过重心并不在网络文学,这一次改编电影,也有一点无心插柳,很感觉意外。
孙康当然也是有物质欲望的,面对两家公司开出的条件,挣扎了好一阵,终于选择了迪尚,当然了,孙康也并非精神境界多么崇高,为了艺术而献身之类,她做出如此决定,也有一个原因是,另一家公司虽然要求她完全与电影切割,但是也并没有额外多给太多金钱,不过另外多支出一万罢了,孙康权衡了一下,与其为了多赚一万块,改编与自己彻底无关,还不如少赚一点,得到在改编过程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