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这片山谷还属于大乾。
在此驻守的是正是曾外祖父带领的季家军,外祖父也跟着曾外祖父在此。
谁知大曾外祖父才到当时的边关,曾外祖父就被皇帝借口“你兄长回乡路上被杀,你回来给他收尸。”为由叫去了京城。
大曾外祖父无奈只能先找了一处山谷隐居等着曾外祖父回来。
谁知道这一等就是六年多。
季宴时的大曾外祖父和曾外祖父只是兄弟,皇上却让曾外祖父给他守孝三年。
文臣和武将不一样。
文臣说杀就能杀。
武将手中握有兵权,往往一军将领在军中都颇有威信,不少将士明明是大乾的将士,最后却只听命于有威信的将领。
若是一个处理不好,只怕已经被称为“季家军”的边关军会造反。
让曾外祖父为其兄长守孝无非就是想趁机夺他兵权。
主要是处理季家军需要时间。
可惜的是彼时大乾缺乏良将,北蛮蠢蠢欲动,最终还是挥兵南下,连攻大乾十三座城,一直到三角山下止。
大曾外祖父明知山谷已经成了北蛮的地盘,却依旧不愿意离开山谷。
他在谷中生活几年已然习惯,又不想回大乾,毕竟他对大乾而言已经是个死人。
曾外祖父还在京中,若是他还没死,曾外祖父就会被牵连。
他干脆利用自己学过的奇门八卦阵设了点儿障眼法藏身谷中。
大乾皇帝见曾外祖父不出马,大乾竟无人能拦北蛮的势头,只好让他重新挂帅。
为了钳制曾外祖父,季家所有人都被扣在京中为质。
其中最多的是大曾外祖父的子侄以及其家人。
曾外祖父家中女眷居多,男儿多在边关,只少部分跟回京的还是自由身。
别无选择的曾外祖父一口气又把北蛮打了回去,还顺带抢了北蛮三座城。
本来曾外祖父能一口气打到北蛮京都,可是皇帝一直忌惮曾外祖父,怕他拥兵自立,硬是连下数道圣旨召他回京,且以其余季家人的性命威胁他。
兄弟俩至此已经很清楚皇家要对季家下手,偏生季家人多数都还在京城。
于是兄弟俩商量着留一条后路。
由曾外祖父从军中抽调一支精兵强将,且是完全信得过的将士藏于谷中,以备万一皇上对季家出手。
为了藏这么多人,文臣兄长也是呕心沥血的设计能隐匿的屋舍、能躲避行踪的阵法、以及如何在这里谋生。
这支队伍一直藏在谷中训练,为的就是关键时刻能防身。
曾外祖父班师回朝后,就借口打仗落了严重的内伤,已经无力再领兵要辞官。
本来计划顺利的话,他把季家人慢慢送到谷中后再提出告老还乡即可。
谁知皇家防着季家,哪怕曾外祖父交出兵权还派人日夜监视他们。
对当时的曾外祖父来说,最闹心的莫过于还有一个追求自家孙女的皇子,也就是当今皇上。
对当时的季家人来说,没有比追自家女儿的皇子更讨厌的人。
他天天往季家跑,或者为了季姿月跟季家晚辈套近乎。
季家有多少人,每日干什么他都一清二楚,曾外祖父这一家人属实无法离开。
只能让大曾外祖父家的人以各种方式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