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钦定,四大主考(1 / 2)

莫若凌霄! 月关 3186 字 1个月前

体力的疲惫,需要摊开四肢,歇养肌肉。

脑力的疲惫,有时候却恰恰相反,需要做些体力活儿,通过外物来让大脑放空。

两种方式,都是歇养精神的办法。

唐治静静地沐浴着,放空着心神。

今冬的第一场雪还没有来,但仙居殿里已经用了火盆。

上好的兽炭,燃得殿上温暖如春,就算是不着寸缕,也不会有寒冷的感觉。

自从杨紫陌、杨雪迎等人从临时过渡性的女官转为妃嫔,唐治就把息夫人提拔成了女官之首,六尚二十四司,俱在其下。

息夫人已经是与李公公平起平坐的内廷巨头了。

唐治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息夫人与他的关系。

李家庞大的底蕴和巨量的人才,也是他看重李夫人的极重要的一点。

甚至,这也是他看重李夫人的最重要的一点。

就如唐太宗纳李元吉的杨氏入宫,当真只是因为她的貌美么?

自然并非如此。

而是因为,杨氏背后,有着一个庞大的家族。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迅速的让对方相信并安抚住对方,把这股势力拉拢为自己的助力。

而且现在,又加上了一条。

一个很可能是事实的秘密。

唐治没有多问,他知道,有些秘密,在时过境迁之后,就已经没有了意义。

他也无意再去探寻根底。

对他来说,他本就是来自另一个时空,不管在这个时空他究竟是谁,那都不是真正的他。

那又何必自寻烦恼?

不过,息夫人这个情,他得承。

所以,他对息夫人真的很呵护。

最近需要处理的事务太多,唐治的脑力的确有些疲惫了。

息夫人轻柔地帮他推拿着身体,唐治渐渐放空了思想。

说是放空了思想,不如说是思绪沉浸到了另一个世界。

前世今生,过往种种,在这最疲惫的时候,反而清晰地涌上了心头。

曾经的他,现在的他,

曾经的手执画笔,现在的手执天下,

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也许,他未来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将比以前大上太多。

而以前,被他视作的强大压力,今天再回头看去,又算什么。

人生,不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么?

现在的他,有着足够的勇气和信气,去迎接更多的挑战,

哪怕,前路更陡、更难。

……

万众瞩目的第二位主考官也终于确定并公布出来了。

他就是陇右李家的李朗。

李朗是原李氏家主李森的亲叔父,他也是如今李家的辈份最长者,同时,他的学识也是极其深厚的。

所以,他是完全有这个资格的。

这个消息一出,天下为之震动。

而陇右方面,包括与陇右方面有着诸多关系的那些权贵们,也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他们陇右也有人做主考官了,幸甚!幸甚啊!

而对于被拘回京城的李家所有人来说,就更是喜极而泣的事了。

这可不是李朗一个人的事了,这意味着,李家曾经的事情此翻篇儿了。

李家有女入宫,都不算彻底改变了李家人的命运。

毕竟,敌国也好、反叛也罢,都有女眷受罚入宫的先例,但她个人哪怕是受到了宠幸,也并不意味着整个家族会得到赦免。

但是,李朗成为主考官,却是一个极其明确的讯号。

它意味着皇帝对李家的态度,以及昭告天下对李家的态度。

当然,此刻最开心的就是息夫人和李其瑶了。

其实,在此之前,唐治一直在犹豫。

陇右,选择谁为主考官呢?

陇右,是必须要出一个主考官的,只不过,此人选择谁,颇费思量。

唐治本来是想在杨家或李家中选择一个,李家本来就在他的考虑之中。

但是,杨家同时有四女入宫,恩宠一时无双。

他还打算把杨玄琰兄弟俩趁着来年恩科提拔起来,予以重用。

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让杨家出一位新国号新年号新皇帝时代第一届恩科的主考官,会不会水满则溢呢?

施加于杨家的荣宠是不是太多了?

凡事过犹不及呀!

而且关陇地区的门阀士族,大多以武力著称。

文教上,能与山东高门和江南士族论道一番的,在关陇门阀士族之中,也就只有杨家和李家。

这种情况下,选择李家才是最合行之有效的。

只不过,李家毕竟是被他打压过的,唐治在考虑,这甜头是不是也得一步步给。

就像徐伯夷,现在是侍中,已经是宰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