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请假的生活(2 / 2)

刚才在会议室里大家都很兴奋,赵繁当然知道这是为国家可以快速发展而高兴,听到领导这么问,他也担心对方误会。

这个时期的风气还没有那么开放,他又身处比较关键的位置,之前还接受过调查,自然不能留下把柄。

赵繁连忙解释道:“只是想到进入外交部后,一直都在深陷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好像没个尽头一样。”

言外之意就是有点累了,并非看不得国家快速发展。

陈宏倒是没有误会赵繁的意思,这是自己很看好的人才,自然是希望他一切顺利。

听到这个解释,作为过来人,他立刻就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心态出了一点问题。

他想了想后才劝道:“无限循环的斗争确实让人疲惫,可我听说你去东北一带做过两次调研,难道没有发现前后的变化?”

赵繁很聪明,一下子就明白了陈宏的意思,他们这些领导人在国际上与各国带头厮杀,这才能让国内发展得那么迅速,国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

赵繁已经不是第一次感到有些疲惫了,因为他觉得意外事件一个接着一个。

别看他现在30多岁了,估计到60岁还是这样的状态,一眼望到头的人生,不管是谁,都会产生类似的心理。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有点钻牛角尖了,应该协调一下生活和工作的节奏。”

也不能怪赵繁会陷入这种怪圈,上辈子他是一个爱自由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进行全球旅行。

可穿越到这个时代,为了吃饱,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外交部,然后就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

这一路走来虽然很顺,可他总希望国家可以快速达到21世纪的发展水平,前后忙碌了快20年,一直没个结果,会心生厌烦很正常。

之前父母还住在四合院的时候,偶尔回去,能直观地看到底层人民的生活变化,下意识就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自从父母搬到了新的单位,这个环节就省略了。

只有付出,一直看不到回报,时间长了谁都没有耐心。

妻子还没有出月子,观察民生的活动只能约上儿子,然后才进入上学正轨没多久的赵承宇,又过上了请假的生活。

即便是一个城市,但每个区和每个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首都这个地方。

不管是在外交部,还是在计划委员会,这两个区基本上都是严格管控区。

赵承宇跟着父母回到国内,生活的环境基本上都是领导阶层,偶尔去到普通的社区,他以为那些比较困难的群众只是部分。

法国也有这样的地方,那时候他还问过父母,得到的答案是,即便是美国,也有非常贫穷的群众。

可父亲现在带他去的是郊区农村,还和他说了这里的情况要比前几年好很多,也比其他省份的农村经济水平高无数个档次。

赵承宇的关注角度还挺新奇:“爸爸,要怎么样做才能让国家快速达到法国那样的经济水平呢?”

看着脸颊还带着奶膘的儿子,赵繁耐心地说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在摸索,可能这辈子也搞不明白,也许得指望你,甚至是你的孩子。”

可惜他的好儿子并没有领情,义正言辞地说道:“我会好好努力,争取自己找到答案,不交给自己的儿子。”

虽然知道赵承宇没有指责自己这个父亲不称职的意思,可他还是被这个回答搞得哭笑不得。

可惜这样的悠闲时光还没有过三天,引进轧钢技术的后续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