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彭书记对赵承宇各方面都很满意,可唯独对心性的成熟很是担心。
刚开始接触这样的孩子,确实让人惊艳,接人待物、为人处世,几乎是赵繁的小翻版。
可模仿的痕迹实在太明显了,让他觉得这样的教育过于拔苗助长,要是遇到挫折,万一扛不过去怎么办?
特别是这个孩子过于封闭,这让他想到了以前的陈敏。
当年没有扭转孙女的心性,主要是心疼她小时候的遭遇,可赵承宇又没有这样的问题。
听到彭书记的分析,赵繁有点迟疑,自己的儿子的环境过于单纯。
当时在法国的时候,他还有意平衡孩子与某个人过多接触的情况。
这也不算大事,彭书记是在赵承宇回房间写作业的时候说的,王桂香也在客厅里。
见儿子迟疑,她突然说了一件事:“小繁,我觉得亲家说的也有道理,还记得贾家的棒梗吗?那个孩子算是毁了。”
贾东旭死了之后,棒梗就跟着奶奶和妈妈生活,习惯了家里两个女人偏心。
下乡后他就受不了农村的辛苦,竟然找了泼辣的寡妇家庭上门,直接落户当地。
贾家就他一个男丁,秦淮茹在别的地方接受强制教育,贾张氏又是个文盲的家庭主妇,听到消息,除了哭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王桂香叹了口气说出了最后的结局:“秦淮茹来求你爸的时候,哭得那叫一个伤心,直说这个儿子是白养了。”
教育结束秦淮茹就去找了棒梗,不管怎么劝,对方就是不肯回来。
棒梗除了觉得母亲的事丢人,还因为他现在的生活环境和以前没什么区别。
他上门的那户人家,条件还不错,就是前丈夫的亲戚想吃绝户,寡妇找棒梗除了因为他长得还行,也是因为他够狠,能震慑得住别人。
棒梗觉得回老家也一样要务农,留在当地也一样,还不用遭遇流言蜚语。
可秦淮茹却说棒梗是习惯了女人围着他转的那种环境。
赵繁已经意识到了问题,自然会改正,不过他没有直接下决定,而是问赵承宇的想法。
其实彭书记和王桂香的担心有点多余,赵承宇的环境确实有点失衡,可时间并不久,而且他很聪明,有自己的见解,怎么也不可能落到棒梗那样的情况。
面对父亲的询问,他先问道:“那入学之后,我能跳级吗?”
他还给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10岁左右的时候,肯定是要考天才班,既然是要接触同龄人,最好接触每一个阶段的同龄人。
他打算用4年的时间完成小学到高中的跨度。
别的家庭可能做不到,彭家却有这个能力,还不等赵繁回答,彭书记就乐呵呵地答应了。
他还恶趣味地说道:“说不定能和你舅舅一起考大学呢。”
不仅陈敏不满彭英几个孩子的态度,彭书记也不喜欢,特别是他们都选择以后在军队发展。
赵承宇上学的事被彭书记接了过去,可还不等赵繁请假陪产,外交部那边就找了过来,说是漂亮国对上次的计策有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