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轮不到他来操心(2 / 2)

发动战争的时候,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比没有的气势可完全不一样。

赵繁被编入了接待团,成为主要的接待领队,因为苏大哥也要参观沿海城市的工业,而赵繁作为计划委员会成员,之前又是外交人员,可以说他是最适合的人选。

他在国外待了好几年,对国外的工业情况还算了解,在苏大哥访问团到华夏之前,加速了出差的工作内容,又在江浙一带快速走了一圈。

之前的团队成员都是外交方面的人才,调任计划委员会后,彭书记给赵繁配备了两个亲信,全都是基层工人出身的管理人才,一个叫方修远,另一个叫宋涛。

目前这两个人都是普通科员,任职他的秘书,等赵繁接任陈厚的工作,其中最有能力的那个人留下。

两个人虽然是竞争关系,但相互合作得也挺好的,因为没升任秘书的人,最后也要留在发改委,前途也是一片光明的。

赵繁能干出一番成绩,作为一个派系的人,他们上升也更容易。

这次巡视沿海城市的工业,见赵繁一直眉头紧锁,方修远和宋涛都有点奇怪。

两人是基层出身,对工业的了解比赵繁深多了,他们都没觉得这次巡视有什么问题。

这边的工业都是在统一发展方向运动的时候布局,采用的不是漂亮国就是法国的先进技术,包括管理流程。

这样的工业体系要是还有问题,那东北那一带还没技术升级的工业,那要怎么办?

方修远年纪大一些,率先向赵繁问道:“赵主任,这边的工业有什么问题吗?”

赵繁苦笑地回答道:“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这话把方修远和宋涛说得一头雾水。

信息及时共享,工作效率才能达到最高,赵繁见状就知道他们疑惑的点。

听了赵繁的解释,两人才知道苏大哥来华访问,未必就真的放弃一战,这会让苏大哥看到这些先进的工业体系,只怕会更加忌惮。

如果真的要打,那对方有了新的预估,对战起来,华夏可能会处于下风,即便目前就是处于下风,可这下限能不再低一点也是好的。

两人调职到赵繁身边,目的是辅助他在计划委员会站稳脚跟,没想到赵繁却从国际的角度思考问题。

宋涛试探性地提醒道:“这些事,应该是外交部该考虑的吧?”

作为下属说教领导考虑太多,他多少有点忐忑,不过赵繁的这次调职跨越太大了,上限又很高,眼红的人不少,还是做好本职工作比较适合。

赵繁被这么提醒,也意识到自己不在外交部了,这些事情确实轮不到他来操心。

他没对宋涛的提醒心怀芥蒂,而是高兴地对他点点头:“你提醒得很及时,我会把这方面的考虑提交上去,让外交部思考解决的办法,眼下还是把工业体系梳理清楚,等外交部出了策略,我们也好灵活应对。”

见到赵繁之前,方修远和宋涛都担心这位上级太过年轻,冲动行事或者不听劝,现在看来,对方脾气非常好,而且一点都不介意被人驳回意见。

放心之后,方修远也提出了一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