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现在的国民素质还有待提高。
在全国运动正式开始的前一天,赵繁就带着团队去了法兰西,这次他是团长了,享受的还是司级待遇。
飞机刚一落地,赵繁就得到了国内的消息。
本来以为沪市的反抗程度就已经高到了上限,而且有了强硬的威慑,推行到全国的时候,力度也会稍微控制一些。
但赵繁还是低估了国内的形势,也低估了大领导的魄力。
运动的推行确实是遵守赵繁完成的模板,但力度却有所提高。
有一半的领导被调查,如果法院维持人民理事工会的起诉,那这些人全都得下台。
不过也有好的一面,教育这一块平稳地度过了,新青年绝对拥护这次运动,也没有像原有历史那样成为改革的助手,自然就没有这个催化剂的作用。
看完国内的信息,赵繁才明白自己在法兰西的重要性,如果欧洲这边的订单不能保证,那国内的生产可能会陷入销量无法解决的困境。
苏大哥那边的还款虽然已经清了,但法兰西这边的订单还有投资,中东还有第三国家的贷款还没有清账,甚至还有陆续合作的贷款。
做生意就是这样,得先拿到定金或者是投资额,生产才会提上日程。
一旦资金链断了,后续一系列的麻烦就会蜂拥而至。
赵繁要是去组织国内这场运动,其实他的级别和阅历是压不住的,失控可能就是唯一的结局了。
这个时候也不得不佩服大领导的先见之明,让他来稳住法兰西,只要订单能保持,那国内的反抗强度再大,最后肯定能平稳度过。
可法兰西也不是傻子,看到华夏国内这么乱,自恃有拿捏人的底牌,谈判的时候态度就特别强硬。
这次赵繁是自己带队,成为了团队里的决策者,他的副手丁家豪看到法兰西提交过来的交涉函,气得脸都绿了。
“单知道资本主义国家不讲道义,可这也太过分了吧,即便是我们有求于他们,提出这样的条件也不合适啊。”
作为21世纪穿越人士,赵繁非常清楚资本主义国家的嘴脸,他们是一看你稍微软弱就会蹬鼻子上脸。
华夏正在进行改革运动,看着内战是一触即发的样子,法兰西本来就想倒向漂亮国,自恃有选择的余地,会这么过分也算是在意料之中。
赵繁带着队伍和对方进行第一次谈判,分析了当前局势的利弊,特别点明了漂亮国的险恶用心。
法兰西到底是舍不得华夏市场的,只是他们也不稍微退一步,而是提出了一个非常不要脸的条件。
让华夏转变阵营,实行资本主义社会,然后两国签署明面同盟条约,那他们就拒绝美国的邀请。
这是想让华夏成为他们的附庸,把自己抬到了苏大哥的那个高度。
三方鼎立对峙,其实更符合法兰西现在的诉求,毕竟他们也不想去漂亮国那边当小弟,要是能跟华夏签署明面的同盟协议,那是能当老大的。
对着苏大哥,华夏都没有低下头,更不要说是没有统一欧洲的法兰西了,国内不可能同意这个条件。
稍微想了一下,赵繁就知道法兰西不过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他们的目的应该是想试探华夏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