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心肝都颤抖了(2 / 2)

赵繁虽然一直在外交部打转,可参与过商业访问,后面又到了政治圈层,最后竟然总理全部门的事务。

虽然不是决策者,可他是建议者,而且每个建议都被采用了。

姚镇远之前还戏称赵繁是笔杆子主任,这话放到现在多少有点打脸,人家确实是靠笔杆子,可也是有实战经验的。

这份计划涉及了方方面面,包括理论的构建、运动成员的结构,甚至细致到一个部门的斗争运动,要在保持这个部门运转的前提下完成阶级分析。

就像赵繁之前说的,这个人民理事工会就相当于修剪树枝的剪刀手,修剪的目的是想让这棵树茁壮成长。

在开始之前,是不是得先了解这棵树的全部信息,保证不会剪到大动脉,让整棵树失血而死?

不同于王斌的了然,姚镇远越看脸色越凝重,他轻视了领导看重的人才,要不是有真本事,怎么可能年纪轻轻就被委以重任。

不过他也没太沮丧,在开展任务这个环节上,他确实插不上手,但做事总得有人吧?

只要对方任命刚才那份名单上的人,权力还是能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可惜连这一点,赵繁也杜绝了,他把昨天对姜思齐说的选调考试说了出来,在姚镇远提出反对之前,他就给出了无可反驳的理由。

“我们的任务是在整个沪市实行阶级革命,刚才姚副主任也说了,我和王副主任都不是本地人,甚至在场的很多人也不是,想提前了解别人的信息,当然是本单位的人才更清楚。”

不仅赵繁提早来单位,姜思齐也是。

昨天他回家就把各单位的领导信息整理出来了,连模板的交涉函都写好了。

一个人选出来的人才,和全沪市单位培养的重点人才,姚镇远再自负也知道比不过。

王斌又很聪明地和赵繁统一了战线,会议室的风向完全就是一边倒了。

开始之前,姚镇远还以为就算压制不了赵繁,怎么也能形成势均力敌的局势,没想到只是一个会议,人家就占据了上风。

赵繁背后有大领导和整个京城的势力,姚镇远想作妖也没底气。

接下来就是开始讨论赵繁带来的计划,就像他说的一样,即便是人员配备还不齐,被任命的这些人都是资历丰富的,可以暂时兼任其他小组的工作。

这两年的任务是筹备工作,但上级也说要先进行试点,也就是说工作的内容还是有弹性控制的。

既然是要拨乱反正,反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赵繁选的试点单位就是工商。

沪市这里的资本家比首都还多,情况也复杂许多,可以说工商是最难啃的骨头,但只要攻克这个难关,后面的工作就好展开了。

首先就是赵繁之前说的,以产业升级的名义,对所有资本家的工厂和商业机构进行控股,先了解运行的模式,为以后平稳接收做准备。

说白了,就是想让沪市所有的商业受到国家的管控,包括人和事。

到底是人家的资产,反弹是肯定的。

为了减少阻力,赵繁一开始就让法院和军队介入了,工会先定调阶级和立场,然后移交法院,最后让军队接管。

王斌和姚镇远听完后,心肝都颤抖了几下,赵繁这一手实在太雷厉风行了。

而且还把阻力分摊到了三级,即便是反抗,也得看看面对的是什么体系。

历史的经验证明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改革,反抗都是一定的。

不过才两个月,赵繁的名字就全国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