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出乎赵繁和林鹏飞的意料,外交部提交的方案受到赞同最多,特别是各国的反应分析基本上全都赞同。
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一般都是以稳妥和谨慎为主。
老大和老二现在只是针锋相对,体量和科技发展又超出了其他国家太多,这个时候除了两边站队的国家,中间一派发表自己的国际态度,只能成为炮灰。
汇总了各部门对这些方案的意见,资料就提交到最高会议,经过讨论后由大领导拍板决定。
大领导看到这个反客为主的计策又有赵繁的功劳,不由得笑道:“江山代有才人出,未来就是年轻人的天下,他很不错。”
这种级别的领导不可能像林鹏飞一样思考怎么优待赵繁,在这种会议上夸奖几句,下面的人就知道怎么安排他了。
拍板定下这个方案之后,国内就立刻通知了还在苏大哥的陈宏部长。
和大领导一样的反应,陈宏也觉得赵繁很不错,可惜在部里的时候一直忙于出国访问的准备工作,赵繁又是冯向阳商业团的主力,两人还没有打过照面。
这个计划虽然挺好的,但苏大哥也不傻,其中的农业技术和加工技术倒是愿意转让,但出售粮食这一条却坚决不肯同意。
而且人家自认为让了一些利益,就认为华夏不应该再购买美国的粮食。
陈宏也不是吃干饭的,自然不肯退让,毕竟这条计策主要就是为了购买大量的粮食,解决国内的粮荒。
两边是邻居,又同盟多年,相互的情况还是有几分了解的,苏大哥这边不是一点粮食都挤不出来,只是不愿意动自己的储备粮。
既然已经实行了威胁政策,陈宏也不介意把收集到的信息摆在台面上,面对强硬的华夏房,苏大哥又让出了一点利益。
给华夏发放一笔贷款,让他们在国际第三方购买粮食,反正不管怎么样,就是不能买美国的。
苏大哥的意见反馈传到了国内,有了反客为主良好的预想,大家都不是很满意这个结果。
可外交部提交的报告里明确就阐明了,华方要保持独立发展的道路,还要稍微偏向苏大哥。
好不容易让人家在驻军这个条件上让步,虽然不能在苏大哥那边购买到粮食,人家也愿意给他们放贷款,向第三方国家购买粮食,其实已经诚意满满了。
在外交部的会议上,赵繁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那就是接受这个条件,同时也向苏大哥征求华夏访美的意见。
林鹏飞疑惑地问道:“人家已经做出了这么大的让步,要是再提出访美的要求,他们会不会狗急跳墙?”
赵繁却笑着说道:“肯定不能以购买粮食的名义访美,我们才建国不久,用学习的名义访美,而且也可以邀请苏大哥一起,把坦荡的态度摆出来。”
只能说跟着大国混,不能太过顺从,也不能太过违逆,要不然别人就会颐指气使,甚至对他国的政策指手画脚。
这个时候的国人还是太过谨慎,以往赵繁的建议基本上都能全票通过,这一次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建议太过冒险了。
不过这已经涉及国家的关键发展政策,并不是外交部能决定的,林鹏飞还是写成了报告提交到了最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