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让两边都不要管华夏跟别国发展贸易,意大利就是不想冒险得罪美国和苏大哥,这才咬死不买华夏的咖啡豆和石油。
赵繁泼冷水,是想打消冯向阳的异想天开,没想到他居然问自己怎么解决博弈的问题。
他没有提出解决方案,反而提出了更多的问题。
国家建交问题不解决,即便国内可以成立代工厂,他们又从哪个国家学习相应的技术?运输怎么解决?损耗的问题又是哪方负责?
在泰国的时候,人家售卖水果有七成的损耗率,都是本国自己负责的呢。
华夏想做这个代工厂,损耗率就得考虑进去,毕竟原材料可不是他们的。
还有很多问题赵繁没有说,比如国内的政权稳定,更不要说几年之后的阶级斗争了。
按照赵繁的意思,访问团就老老实实摆几天的摊,向别人兜售一圈促销的咖啡豆,解决国内眼下的粮食危机问题就可以了。
只能说赵繁提出这一系列问题,让冯向阳非常不满,主要是对他的思想很不满。
“赵繁,你的思想非常危险,遇到困难就退缩吗?既然已经想出了这么多问题,那就相当于看到了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坚定地克服所有的困难,未来是属于我们的。”
赵繁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有点问题,也不能说有问题,而是不能在这种时候说,要是放在阶级斗争时期,他铁定得被举报。
看来以后说话还是得小心一点,这次赵繁没有给冯向阳提供任何解决的方案。
不是他不想,是真的想不出来,在商业上还可能会有一些摆摊的小聪明,涉及到政治层面,他就抓瞎了。
好在冯向阳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赵繁确实没有在政治层面上提出过建议,他的年龄也摆在这里,想不出什么办法也很正常。
毕竟冯向阳自己也没想出来,最后只能把问题写出来,直接提给上级,看看大家集思广益之下能不能解决。
因为没有确定要不要开办这个代工厂,意大利这边也不松口咖啡订单,访问团只能收集那些对咖啡豆感兴趣的经销商联系方式。
如果有新的进展,到时候再联系,也许可以合作。
好在拒绝订单的只有意大利,剩下的4个国家不仅让他们摆摊,之前还剩下的四成任务量也完成了,还签了一笔不小的额外订单。
即将回国,访问团的人脸上都笑意盈盈的,觉得这次有大批粮食运回去,国内的饥荒应该可以缓解了。
每个国家滞留半个月,回国就已经两个多月了,所以他们并不知道国内现在的粮荒有多严重。
这点粮食对于那么大体量的国家,不能说没有半点缓解,只能说缓解得并不多。
而赵繁提出来的建交方案,也摆到了最高领导人的会议上,这已经是大领导第二次听到他的名字了。
现在还有点高兴的赵繁,如果听到大领导对他的评价,绝对是一点也笑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