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血染朝堂,如仙似妖!(1 / 2)

“没问题,既然是国师想要,也别借阅了,朕做主,所有皇室收藏的道藏以及所有道家用品,通通赠与国师。”

“待会儿朕就让人去搬,落日之前,所有东西必然能安置到国师的芙蓉园!”

见李玄答应,一向喜怒不露于色的李隆基忍不住放肆大笑几声,甚至就连称呼都丝滑转变。

一口一个国师,一口一个国师的芙蓉园,说的那叫一个丝滑,仿佛李玄本就是国师,芙蓉园也本来就是他的住所。

“多谢陛下,那贫道就却之不恭了!”

李隆基的大方在李玄的预料之中,芙蓉园都给了,国师之位也给了,还差这点儿道藏收藏?

以李隆基的性子,既然确定不可能对付自己,那对方采用的策略李玄用大脚拇指都能想出来,只能是拉拢!

而且还是大方的,不遗余力的拉拢!

所以李玄也不会和李隆基客气,甚至这时候李玄客气了,李隆基这边还会不放心,心里面七上八下的。

怀疑自己究竟有没有成功把李玄拉拢到自己的战线上,所以这份大礼李玄哪怕不太想要也只能收下。

更别说这本来就是李玄想要的,自然更不会客气。

“陛下,虽然事情是定下了,但有些东西得提前说清楚,变革,不管是变法还是其他。”

“只要是变革都少不了流血和牺牲,对于一些没有配合可能思想顽固的家伙,到时候贫道可不会手下留情。”

“要是场面血腥一些,还希望陛下到时候不要介怀才是。”

李玄收下国师之位,又收下了李隆基给出的礼物,代表两人之间的合作已然达成,关系不觉间又亲近不少。

虽然还是陛下国师的称呼着,但交流起来却像是平等的朋友。

李隆基没有拿捏自己皇帝的架子,因为他知道所谓地位在李玄面前什么都不是。

而李玄也没有了超然外物的模样。

虽然本质并没有改变,但至少收敛了气息让自己尽量变得平和。

毕竟这是前期乃至中期自己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有李隆基不遗余力的帮助,很多事情会变得简单。

甚至只需要李玄开口吩咐就行,可以不用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的同时还能有更高的效率。

“国师大人尽管为施,这朝堂诸公……也不尽然是所谓国之栋梁!”

“清除一些蛀虫,到时候换上更听话更有能力的,对朝堂来说反而可能是件好事情。”

因为李玄超然外物的地位,李隆基也是有话直说没有搞什么哑谜。

面对这样的高人,还是实话实说来的比较好。

不然李隆基深刻怀疑,一个不顺心李玄能把自己一巴掌糊墙上,抠都抠不下来的那种!

“好,有陛下这句话贫道就放心了,到时候贫道会看机会行事的。”

“两日后就是谷雨,陛下不妨趁此时节举行个大朝会,正好让我这个新上任的国师认认人。”

“至于陛下有什么想法,也可及时派人和贫道沟通,想来到时候贫道应该不会让陛下失望。”

唐朝的朝会分为两种,大朝会和常朝。

大朝会不常举行,只有在重大庆典或者节日时候才会举行,比如元旦冬至之类。

一般来说五品以上官员都会参加,外地高官也会悉数到场。

谷雨就在眼前,这次外地官员肯定是赶不上了。

不过毕竟也可以算是李玄这位国师的就任仪式,到时候该有的隆重肯定不会少。

这是李玄和李隆基的默契,虽然都没有说出口,但他知道李隆基一定会做,毕竟这也是一种拉拢和宣示主权的行为。

确保李玄会站在李隆基的一边,同时让其他人也知道这点,这很重要!

至于常朝,这玩意几乎每日举行,除了休沐,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来上一次。

不过时至今日,常朝也已经不像太宗时期那么频繁,逐渐被“延英召对”取代。

直接召来有对应的官员汇报工作就可以,不仅让官员少做许多无用功,也可以让皇帝轻松些。

“好,晚些时日朕会让张大伴给国师送去名单和画像。”

对于李玄的安排,李隆基自然是没有反对的理由,很多事情他自己不好做,没那个理由。

但如果是国师出手那就不一样了,你们自己得罪了国师大人,命丧当场也是活该。

至于事后报复?有那个胆子你们就去吧!

真要能干掉李玄,可能李隆基还要感谢一下这些世家大族呢。

这叫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也直接从李隆基身上把李玄这座大山搬走,让他再次做回那至高无上天下独尊的皇帝。

……

“陛下为何突然要召开大朝会?而且如此突然?”

“谷雨虽然勉强算是个节日,但还没到大朝会的条件吧?”

“不知,但陛下都发话了,我等还能反对不成?到时候看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突如其来的大朝会消息,从李玄离开后就被玄宗皇帝第一时间透露出去,在一众朝臣中掀起不小波澜。

众所周知,大朝会往往伴随大事情,谷雨……这节日最多算是个借口,还是个拙劣的借口。

所以这次的大朝会肯定是有大事情要发生,就是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情,一点儿风声都没听到过。

虽然心中好奇,但所有人在打听一圈后,却惊讶的发现大家都是一样,一头雾水且一无所知。

所以也只能压下心中好奇,静静等待大朝会的到来。

不过心中的不安却一直萦绕着,像这样完全不了解玄宗想法和意图的大朝会还真是第一次发生,让人心里没底。

不过这些情况不管是玄宗皇帝还是李玄都不关心就是了。

李隆基沉浸在即将铲除一波对手的快乐中无法自拔,心里面盘算着等这些位置空出来后该用哪些人顶上。

皇帝和大臣的争权夺利,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但自古以来却是一直都有的常态。

哪怕是那些所谓千古一帝也不例外。

是人就会有私心,有私心必然不可能完全和皇帝一条心,争权夺利的行为自然会存在。

这次,李隆基借着李玄的手,可以说是直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取得阶段性的大胜利,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