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桃花约,劫前暂暖时(2 / 2)

小骨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往她怀里钻了钻:“那我们拉钩。”</p>

两只手的小指勾在一起,在月光下晃成个小小的环。李思冉望着帐顶的竹篾纹路,心里默念:我知道做不成伴读,但我想要护着你是真的。我知道七杀派会在你上蜀山那天动手,知道清虚道长会被害,知道你会被逼着扛起整个蜀山的命运——这些,我也只能尽力改变,因为,我现在终究只是个凡人。</p>

日子像门前的溪水,不急不缓地淌过。惊蛰过后,院内那株老桃树忽然爆了满枝的粉白,风一吹就簌簌落满木屋前的青石院坝,连空气里都飘着清甜的香。</p>

“姐姐你看!桃花开得比去年还盛呢!”小骨挎着竹篮蹲在树下捡花瓣,辫梢的红绳沾了片粉瓣,“我给你做桃花羹好不好?去年爹教过我一次,放些冰糖炖,可甜了。”</p>

李思冉正帮花正文翻晒草药,闻言回头笑:“好啊,我还没吃过用新鲜桃花做的羹呢。”她望着那满树繁花,心里却隐隐发沉——她记得剧情里,小骨去蜀山的日子,正是暮春,桃花该落了。</p>

小骨立刻蹦起来,捧着半篮花瓣往灶房跑,蓝布裙角扫过石阶,带起阵清甜的香。花正文放下手里的《神农本草经》,望着女儿的背影摇头笑:“这丫头,就记着些吃的。”</p>

李思冉跟着进灶房时,小骨正踮着脚够灶台上的陶罐,罐里装着年前攒下的冰糖。她搬了张小木凳垫在脚下,小心翼翼舀出两勺糖,转身时撞进李思冉怀里,花瓣撒了两人一身。</p>

“哎呀!”小骨慌忙去捡,鼻尖沾了片粉瓣,倒像只偷嘴的小松鼠。李思冉笑着帮她拂去衣襟上的花瓣,接过陶罐道:“我来吧,你把桃花瓣洗干净。”</p>

灶膛里的火噼啪烧着,锅里的清水渐渐冒起细泡。小骨把沥干水的桃花瓣撒进去,粉白的花瓣在沸水里打了个旋,慢慢舒展开来。李思冉往锅里撒了把糯米粉,用竹勺轻轻搅动,白雾腾起时,满灶房都是清甜的香气。</p>

“要搅得匀匀的,不然会结块。”花正文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本线装书,“小火慢炖一刻钟,让桃花的香味都融进去。”</p>

小骨趴在灶台边,眼睛瞪得圆圆的盯着锅里:“爹你怎么知道?去年你教我的时候,我光顾着咽口水了。”</p>

花正文被逗笑了,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书上看的。《食经》里说,春桃煮羹,能解百毒。”</p>

李思冉搅着羹汤的手顿了顿。她忽然想起现代历史课上学过的五代十国,战乱连年,疫病横行,寻常人家能从书里学些食疗方子,或许也是乱世里求存的法子。可她更清楚,这桃花羹解不了小骨命中的劫——那劫在蜀山,更在长留,在七杀派的屠刀下,在花千骨遇到白子画的那一刻。</p>

盛羹时,小骨特意找了三个最干净的粗瓷碗,每碗里都撒了撮新摘的桃花。粉白的花瓣浮在羊脂玉色的羹汤上,甜香混着蒸汽漫出来,让人心里暖暖的。</p>

“姐姐你快尝尝!”小骨捧着碗递过来,眼里闪着期待的光。李思冉舀了勺吹凉,入口是淡淡的花香混着冰糖的甜,暖意在舌尖化开时,心里却像压着块冰——她知道这平静的温暖,没多少这样日子可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