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辽东大捷(2 / 2)

李长青嗤笑一声:

“我只要你人头就够了。”

噗!

长枪狠狠扎进阿济格脖颈,李长青随后单手将他的尸体挑在枪尖。

他就这样一路挑着阿济格的尸体回到周泰跟前,枪杆一甩将尸体丢在一旁:“总兵大人,阿济格伏诛。”

周泰大喜过望:

“好!好!好!李大人神勇过人!阵斩阿济格,这等功劳足以封爵!”

李长青笑了笑:

“周总兵,这一场大胜,想必你的爵位也要再提一提了。”

两人对视一眼,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这场战斗仅持续了一个多时辰,速度已然极快——主要是那些鞑子兵大多失去了反抗能力,战局近乎单方面的清扫。

战后统计:

诛杀鞑子兵一万三千余人,余者溃散逃窜;缴获战马八千余匹,虽多状态不佳,但悉心调养一段时日便可恢复;缴获的物资更是不计其数。

要知道,这可是整整一万多的骑兵队伍,

战甲、刀枪、后勤物资自然极为丰厚,

此外还有他们抢掠所得的金银财货,数量亦颇为可观。

辽军这边损失极小,仅数百人战死、千余人受伤,这样的战损比堪称逆天——这一切,李长青暗中下药的计策居功至伟。

另有一支辽军队伍堵在谷口另一侧,

这边的大胜他们尚不知情。

周泰原本便定下两面夹击之策:步兵支援对面谷口的防御军队,骑兵则从侧面绕袭。这计策本是阿济格为对付辽军所设,如今反倒被周泰等人反过来用在了鞑子身上。

随后谷口方向又爆发一场大战,

这场战斗堪称真正的硬碰硬,

但辽军不仅人数占优,更已得知阿济格被杀、主力溃散的消息。鞑子兵无心恋战,在损失五千骑兵后,将领苏特带领剩余万余骑兵弃械而逃,

什么都没带,

径直逃回辽东腹地。

至此,

这场战事以辽军歼敌两万余人的辉煌战绩落下帷幕。

返回营地后,

周泰和李长青联名草拟奏书,将战事原委略作梳理后呈报朝廷,送信兵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驰援京城。

辽东战事,

自始至终都悬在皇帝与朝臣的心头上。此时皇宫正召开大朝会,朝堂上诸位大臣又在热议辽东局势,几乎无人看好周泰与李长青的部署。

“报——!辽东八百里加急战报!”

一名太监气喘吁吁地闯入大殿,手中高举着密封的战报,

朝堂上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战报之上。

皇帝也猛地直起身,急切吩咐:“快!呈上来!”

太监快步将战报送到皇帝面前。

皇帝亲手拆开战报,逐字逐句仔细阅读。起初,他脸上还带着几分紧张与忧色,可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眼睛愈发明亮,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好!好!好!”

皇帝连说三个“好”字,猛地将战报拍在龙案上,兴奋地站起身:

“周泰!李长青!朕的好臣子!他们赢了!大胜!”

大臣们听到“大胜”二字,瞬间炸开了锅,纷纷交头接耳。

“陛下,这是真的吗?辽东军真的大胜了?”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鞑子可是有几万大军啊!”

皇帝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大臣们安静,将战报交给身旁太监:“大声念出来,让诸卿都听听!”

“是,陛下。”

太监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战报:

“辽东总兵周泰、钦差李长青,于鹰嘴崖设伏,首战歼灭鞑子前锋两千余人。后鞑子贝勒阿济格率大军来犯,周、李二人沉着应对,以妙计瓦解鞑子军心。李长青亲率护卫阵斩阿济格,击溃鞑子主力一万三千余人;随后又追击绕道后方之敌,斩杀五千余人,余者仓皇逃回辽东。此役缴获战马八千余匹、兵器无数,共歼灭鞑子兵二万余人!”

朝堂上的大臣们无不瞠目结舌,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被众人一致看衰的周泰与李长青,竟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

要知道,以往辽东军能歼灭数百鞑子便已是大捷,此次一举歼敌两万余人,还阵斩了鞑子贝勒阿济格,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奇功!

有大臣率先反应过来,跪倒在地高声奏道:“陛下圣明!此乃陛下洪福齐天,方有此不世之功!”

其他大臣也纷纷效仿,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脸上笑开了花。自他登基以来,内忧外患不断,处处需费心弥补窟窿,还时常受各方掣肘。此次辽东军大胜,让他感觉腰杆子都硬了几分。

“这不仅是朕的功劳,更是周泰、李长青以及全体辽东将士的功劳!他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为国杀敌,朕一定要重重嘉奖他们!”

“陛下所言极是!”

台下多位大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