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半月,
李长青带队出发,
这次的巡查队伍以他为主,
下面带着一个主事,两个司务以及四个吏员。
主事是正六品,是这次巡查的副主官,司务是从九品,相当于各科的科长,吏员没品级,却也不要看不起吏员,他们才是真实干活的。
这些人来自兵部四司,
兵部四司分为武选司、职方司、车驾司、武库司。
四司囊括了兵部所有事务。
除了随员,李长青还带了一支护卫队,由李二带队总计30人,护卫队身穿布衣要挎长刀,私兵穿甲可是大罪,
不过都有马,而且都是好马,随身没有带长兵器,但车队里放了长兵器,随时可以应对突发状况。
“诸位,咱们这一趟可是辛苦活儿,前后可能要走几个月,大伙莫要懈怠。”
“是大人。”
“好了出发。”
京城距离蓟镇最近,即便如此从京城出发,也走了5天时间,蓟镇总兵带队出城迎接,双方见面寒暄被请进城,
对于视察,
李长青当过官,对这一套流程熟悉的很,
小毛病肯定是有的,只要不出大问题,一般他也不会太过为难。
前后五天,
下面人该查查,李长青偶尔看看检查结果,
该批评批评,该点醒点醒,双方还算和谐,
临走时,
蓟镇总兵派人送上一叠银票,足有两千两,李长青打开银票看了看,最后抽出300两银票,当着总兵的面,分给手下,
主事100两,两个司务每人50两,四个吏员每人25两,
剩下的钱李长青一分没要,全都还给了总兵,“他们跟着我出来巡察也算辛苦,风餐露宿,这点钱全当酒钱,至于我就不必了,这些你拿回去给士兵们改善改善。”
“贾大人,这...”
李长青不收钱总兵心里不踏实,谁知道回去奏折上怎么写,
李长青笑笑,
“我贾家军武出身,军队里的一些规矩自然是懂的,我不缺这些,只希望边军将士能吃饱穿暖,勤加锻炼,守好这国门。”
队伍离开,蓟镇总兵直到队伍消失才离开。
而李长青检查蓟镇,没有败家子难为人也没有收钱的事,很快传到其他边镇,大家都微微松了一口气。
心说还得是武勋家族出来的人理解边军的难处啊,
要是那些文官,才不会管你有什么难处,面对多少麻烦,只会一味地挑刺找麻烦。
又行了半月,
队伍终于抵达辽东镇。
辽东总兵周泰早已率部出城迎接。
辽东总兵为正二品,李长青是正五品,虽品级相差悬殊,但李长青身为钦差,若周泰不出城迎接,便是对皇帝不敬。
周泰四十余岁,两鬓已染霜华,身形却依旧挺拔硬朗,武功更是高深莫测,据说已达一品顶尖水准。
他与贾家渊源颇深,当年其父曾追随李长青的太爷贾代化,自降一辈,到了周泰这一代又降一辈,与贾敬同辈,如此算来,李长青需称他一声“世叔”。
李长青并未因钦差身份拿架子,大大方方地喊了声“世叔”。
周泰见状,心中顿时对这个贾家后辈生出几分好感,暗觉此人值得相交。
两人刚进城落座,一名部下便神色慌张地闯入,单膝跪地高声禀报:
“总兵大人!紧急军情!锦州守将刚刚传回急报,建奴贝勒阿济格亲率三万余骑兵,自盛京出发,直扑锦州而来!前锋已过连山,距锦州不足百里,沿途烧杀抢掠,边民伤亡惨重!”
厅内众人脸色骤变。
周泰猛地一拍桌案,茶杯震得嗡嗡作响,怒声骂道:
“这群鞑子!开春刚过就不安分!”
他转头看向李长青,眼神中带着几分歉意与凝重,“贾大人,本想先为你接风洗尘,如今看来,只能先以军情为重了。”
李长青神色沉肃,起身说道:“世叔客气,军情紧急,自然以国事为先。建奴此次来势汹汹,锦州乃是辽东门户,绝不能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