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持续了足足五秒钟。
随即,观摩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惊叹声!
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在场的军人大多为这精彩的防御表演所折服!
"太精彩了!教科书级别的防守反击!"
"华夏的指挥团队......尤其是那个苏寒,简直是天才!"
"联军输得不冤,他们的指挥完全被牵着鼻子走。"
网络直播间彻底沸腾!
【赢了!真的赢了!防守打进攻!装备劣势还赢了!】
【虽然看不懂他们说什么,但好像结果真是我们赢了】
【苏寒牛逼!华夏代表团牛逼!】
【七对五国联军!再现辉煌!】
【泪目!这防守打得,比进攻还凶悍!】
【这指挥水平,吊打全世界军校生啊!】
国防科大会议室内,赵建国猛地站起来,用力一拍桌子,震得茶杯乱跳:"好!打得好!哈哈哈!老子就知道!"
那位老指挥专家激动得老泪纵横:"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我华夏军旅,后继有人!"
陈教授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无比欣慰和自豪的笑容。
华夏代表团隔间内,赵猛第一个跳起来,狠狠挥了一下拳头:"赢了!"
王婧、陈璐相视一笑,如释重负。
李明浩推了推眼镜,看向苏寒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周锐、孙宇也难掩激动。
苏寒缓缓松开放在控制台上的手,脸上依旧平静,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普通的作业。
但他眼神深处,那一闪而过的锐利光芒,显示着他内心并非毫无波澜。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常服。
当华夏代表团七人再次走出隔间时,他们迎接的,是全场汇聚而来的、充满敬畏与赞叹的目光。
而联军指挥团的成员们,则灰头土脸地留在隔间内,许久没有出来。
当拉尔森、泡菜国中尉、松本、威廉姆斯等人最终不得不走出来时,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对强者的钦佩,只有浓得化不开的羞愤与怨恨。
失败像一记沉重的耳光,不仅扇在了他们个人脸上,更让他们感觉自己身后的国家和院校蒙受了巨大的耻辱。
这种耻辱感,在苏寒那近乎羞辱性的挑战方式和碾压式的胜利对比下,被放大到了极致。
拉尔森低着头,刻意避开所有投向他的目光,尤其是苏寒那平静却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神。
他紧握的双拳指节发白,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带来一丝刺痛,却远不及内心屈辱的万分之一。
他原本是想借此机会挽回颓势,重塑西点的威严,结果却沦为了对方登顶的垫脚石,这让他如何能甘心?
泡菜国中尉脸色铁青,嘴唇抿成一条细线,看向华夏代表团方向的眼神充满了阴鸷。
他低声用韩语对同伴嘟囔:“阿西……不过是运气好,抓住了我们磨合不足的弱点……下次,下次一定要他们好看!”他将失败归咎于临时的联合,而非自身能力的不足。
倭国的松本显得最为平静,但他那微微低垂的眼睑下,隐藏的是比其他人更深的忌惮与算计。
他清楚地认识到,苏寒的指挥能力已经超出了“优秀学员”的范畴,这是一个未来可能在更高层面成为“麻烦”的对手。
他默默地将苏寒的样貌、战术特点更深地刻入脑海。
威廉姆斯和其他欧洲学员则是一脸颓败,之前的骄傲被彻底击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茫然和隐隐的后怕。
苏寒不仅在力量上碾压他们,在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军事指挥领域,同样展现出了令人绝望的实力。
约翰逊少校看着这群失魂落魄的联军学员,心中暗叹一声。
他走上前,试图缓和气氛:“各位,一场推演的胜负并不代表一切。重要的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希望诸位能将这次特别推演视为一次宝贵的经历。”
他的话官方而克制,但谁都听得出其中的无力。
默许甚至暗中推动这场对抗的是他们,如今惨败收场,西点作为东道主和联军牵头者,脸上同样无光。
央妈的镜头敏锐地捕捉着联军学员们脸上的每一丝不甘与怨恨。
杨帆记者低声对着话筒评论道:“我们可以看到,失败并未让某些国家的学员生出对强者的敬意,反而激起了更深的负面情绪。这或许预示着,在接下来的论坛环节中,暗流将更加汹涌。”
网络之上,联军学员们难看的脸色和灰溜溜的姿态被网友们津津乐道。
【哈哈哈,看他们的表情,像是吃了苍蝇一样!】
【输了不服气?还想有下次?】
【就喜欢看他们这种看不惯我们又干不掉我们的样子!】
【苏寒:我就喜欢你们恨我又拿我没办法的样子(狗头)】
国防科大会议室内,赵建国冷哼一声:“输了就是这副德行?一点气量都没有!看来揍得还是轻了!”
陈教授则更为理性:“败而不馁,知耻后勇,是强者心态。看来,我们的对手还需要多加磨练。不过,这也提醒我们,苏寒他们已经被彻底盯上了,后续要更加小心。”
秦风上校走到华夏代表团身边,低声嘱咐:“做得很好,但戒骄戒躁。他们现在的情绪很不稳定,可能会在非正式场合或者后续环节找麻烦,保持警惕。”
“明白!”七人齐声应道,脸上并无得意,只有一如既往的沉稳。
苏寒更是微微点头,他对这种结果早有预料。
真正的尊重,从来都是打出来的,而非忍让出来的。
官方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很快宣布推演环节结束,进入下一项议程——其他国家的指挥推演对抗。
然而,经历了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七对联军”大战,后续那些按部就班的推演显得索然无味。
几乎所有观摩者的心思,都还停留在苏寒那神乎其技的指挥艺术和联军惨败的震撼之中。
会场内的目光,依旧时不时地飘向那支安静而坐的华夏队伍。
指挥推演环节在一种略显沉闷和心不在焉的氛围中结束了。
华夏代表团无疑成为了整个环节最耀眼的明星,而苏寒“一人战五国”的事迹,也以惊人的速度在西点校园内,乃至更广阔的范围传播开来。
论坛进入第三天,议程是军事科技应用研讨会。
内容涉及无人机蜂群战术、网络攻防、人工智能在战场决策辅助中的应用等前沿领域。
研讨会的气氛相对推演要和缓许多,更多是技术层面的展示与交流。
各国代表轮流上台介绍本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
华夏代表团由王婧和周锐作为主要发言人。
王婧重点介绍了国防科大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无人机协同控制与抗干扰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其清晰的逻辑、扎实的数据和前瞻性的观点,引起了在场不少技术军官和专家的兴趣。
周锐则就战场数据链的安全加密与高效传输分享了团队的探索,同样表现不俗。
他们的发言,再次展现了华夏军校学员不仅在战术指挥上出类拔萃,在军事科技领域同样有着深厚的积累和独到的见解。
然而,暗流始终存在。
在茶歇和自由讨论时间,苏寒能明显感觉到,那些来自联军国家学员的目光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
他们不再公然挑衅,但那种隐藏在礼貌表象下的审视、忌惮,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却挥之不去。
拉尔森似乎调整了心态,主动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的学员交谈,偶尔还会与倭国的松本、泡菜国的中尉等人聚集在角落,低声商议着什么。
他们的目光偶尔会扫过华夏代表团,特别是苏寒,带着一种评估和算计的意味。
“他们在憋坏水。”赵猛低声对苏寒和李明浩说道。
“大概率是针对明天的技能展示环节。”
李明浩分析道,“推演上吃了大亏,他们肯定想在单兵和小队技能上找回场子。”
王婧补充:“而且技能展示的规则和科目,是由多方协商确定的。他们很可能会联合起来,提议一些对他们有利,或者能限制苏寒发挥的科目。”
苏寒闻言,神色不变,只是淡淡地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小动作都是徒劳。”
他的自信感染了队友。的确,无论是枪法、格斗、障碍、战术机动,还是信息技术战,苏寒都有着碾压级的实力。
他们这个七人团队经过多次磨合,默契程度也远非那些临时拼凑的联军可比。
果然,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技能展示环节规则协调会上,波澜再起。
会议由约翰逊少校主持,各主要参赛国的带队教官和一名学员代表参加。
华夏方面是秦风上校和苏寒出席。
在讨论具体展示科目时,拉尔森作为西点学员代表率先发言:
“为了更全面展示各国军校学员的综合军事素养,我提议增加‘夜间无光源武器分解结合’、‘极限体能下的精确射击’以及‘小组战场救护与伤员转移’等科目。这些更能体现士兵在恶劣环境下的基础技能和意志力。”
他提出的科目,明显偏向于考验基础耐力、稳定性和团队协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个人顶尖技术带来的优势。
泡菜国的教官立刻附和:“我们赞同。真正的精英,应该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挥稳定的全能型人才,而非仅仅依赖某些特长。”
倭国的松本也冷静地补充:“小组战场救护能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和团队凝聚力,是现代军人不可或缺的素质,建议纳入。”
欧洲几个国家的代表也纷纷点头表示支持。